陈维云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蔺阳中学校 四川省 泸州市 646500
摘要:物理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过程无法离开实验教学内容,一旦离开实验,教学理论无法支撑,势必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发展。物理实验教学遵循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与特点,符合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知,通过实验教学是保障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并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增加学生的学科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有一个系统性了解,借助实验,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与科学精神。因此,这里围着对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教做研究,并给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思考;策略
一、转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
新课改后,高中阶段的物理教育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教育仍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仍旧重理论,轻实践,这种问题比较常见。不少教师也一致觉得,实验教学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不断减少物理实验内容,转而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若长期以往,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将丧失,教师的实验设计、开发能力也会被弱化,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下降。
对实验教学认识不足导致这类问题的发生。学生表面上可能失去的是一次实验的机会,但一次次缺失物理实验,学生对学科的感悟、对事实真理的认知、对物理实验现象的兴趣,探索欲望都会逐步弱化,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这对教学而言是不利的。因此,要推进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实验教学,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前进,提升对学科的敏感程度,物理实验作为教学的一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兴趣必不可少。
想要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就应该意识到物理实验的乐趣。这里就需要做如下改变。首先是设计启发性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物理教学中探究“楞次定律”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场景:教师先通过磁铁插入和拔出螺线管时灵敏电流表偏转方向不同、引导出要探究的问题,如感性电流应该满意什么定律?巧妙设置疑问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能够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其次是创新演示实验,如让实验教学更逼真有趣,在实验教学环境不应该只让教师演示,而是多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比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就可以抽取能力、胆识高的学生上讲台参与相应的物理教学实验,如:把小钢球从能刚好碰到他的额头处静止释放,当小钢球再次摆回到学生面前时,教室里发出了尖叫声,而这个过程易碰伤学生的头部,因此参与者要小心,但其实并不会碰触。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实验来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学生们都充满了趣味性,各个都争先参与。最后是教师应该善于整合DIS数字信息系系统与实验教学,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的数据收集困难,易错问题。同时实验的趣味性也更高。就比如说,在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用光电门代替打点汁时器测定小车的加速度,能更加便利、准确的测量到结果,这种方案比传统的更精准,更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三、强化实验的探究过程
过去的物理实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参与物理实验。在实验之初,教师可能就已经告知了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标准、实验的流程以及实验注意的事项,这样按部就班的参与实验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的思维其实被限定,无法获得自主意识的训练。就比如,“伏安法测电阻”若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是采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滑动变阻器是采用限流式接法还是分压式接法,至少这样的实验教师在课本、习题中说了好几遍,但是仍就有许多学生弄不清楚里面的区别,搞混是时常的事情。
因此,目前的物理实验需要摆脱这种问题,实验要亲自参与,亲自思考,而不是直接引用,不加以论证就直接套用,没有亲身经历、验证的学习过程往往是易遗忘的,同时应用效果也不佳,所以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提升教学的探究环节,具体可以设置如下探究实验。
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情景,在其中引出相应的测电阻问题,给学生1Ω的电阻,要求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连接电流表时,让一半学生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电阻,另一半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进行两者的比对,结果实验就发现,采用外接法的学生测量值小于1Ω,而采用内接法的大于1Ω,这两项对比哪个才是真实的数据,是否哪里存在错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推进学生探究量电阻与电压表内阻之间的关系,得出选择电流表内外接法的原则.
四、在教学中要尝试构建开放的物理实验室
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室中,很多仪器设备可能都是学生第一次看见,如如打点计时器、气垫导轨等等,一些仪器设备使用甚至存在危险。同时学生能力的不同在实验操作中也存在不少的区别,有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复杂的实验,而有的学生却不能,这种差异性在教学中常见,教师需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参与实验教学,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实验上的方便,在时间与空间中从新做调整,为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各类实验器材,熟练展开实验操作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可以尝试着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使学生课后去实验室就像去图书馆一样,既可以熟悉其中的器材,也可以借助课本温习相应的实验内容,从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总之,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被动实验向主动实验转化,从观摩转向亲身实践,让物理实验教学成为常态,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注重实验的科学性、启发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一如既往地继续加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荣华.对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高考,2020(11):82.
[2]魏志娟.“非常规”物理实验对提高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刘卫星.对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2016,34(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