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吴春梅
[导读]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农村地区,

        吴春梅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一小学  邮编514600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双方或者单方长期在外务工而被单父母或长辈、其他亲人进行照顾、教育及管理的儿童,这类儿童在其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其自身需要及情感常常无法得到父母与亲人及时的关注及满足,长期的情感缺失以及心理失衡,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情感饥饿而形成自卑、胆小、懦弱的性格特征,并且很有可能会产生抑郁的不良心理,进而不利于其健康快乐地成长。要着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发展,落实好政府有关的决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健康,进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工作;问题;对策;探讨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长,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所以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给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进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学习生活。
1.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
        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的陪伴在儿童成长时期非常关键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在这过程中扮演倾听者及鼓励者,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搭建儿童与父母之间沟通和倾诉的桥梁,有利于儿童敞开心扉,向身边亲近的人宣泄内心的真实情感。但农村留守儿童并没有这样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长期的情感缺失以及心理失衡,会让其在成长过程中更加的自我封闭,会习惯性地隐藏自身真实的情感,拒绝与人沟通、宣泄自身的真实情感。而陪伴留守儿童成长的祖辈或其他亲人,事实上是并不知道怎样教育及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一味地溺爱,其他亲人长辈的不恰当关心,都很难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叛逆心理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


1.2学校德育教育层面的问题
   就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德育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而且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并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德育课程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且学校的教育多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性学科为主,非常强调学校的升学率,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及帮助非常有限,这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2.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分析
2.1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中德育的作用
        孩子在小学上学期间,正是其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双方尽可能留一人在家陪伴小孩成长,要尽可能避免孩子完全脱离家庭教育。在外务工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求,比如父母可以通过微信聊天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在工作之余也可以通过共同玩游戏的方式更多地了解小孩,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此同时,父母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策略。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不能放松对小孩的教育,所以要求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要更加综合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情感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小孩的教育。
2.2学校要提升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度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升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要重视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学校重视学生品德及思想的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公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及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懂得文明礼貌,了解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尽可能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积极的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渴求,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及帮助,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发展。
2.3重视家访工作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德育教师要重视通过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家长通过书信以及通讯工具等积极的与孩子进行交流,要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情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能够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家庭带来的温暖,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要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帮助其学习及成长。
3.结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中捕捉能够利用的教育资源,要重视提升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爱及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彭丹. 试论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J]. 明日, 2019(37):0366-0366.
[2]朱勇. 探析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000(001):P.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