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张勋
[导读] 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

        张勋
        重庆市南岸区江南水岸小学校  重庆 南岸 400000

        摘要: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还能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培养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作业进行练习。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使我们的作业不但符合学习规律,又契合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呢。本文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为主题,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反思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以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学科特点决定了要求较强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本身思维能力处在较低的水平,在学习上存在的难度较大。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更加发怵。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亟需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打造多样性的作业设计方式,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解决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的品格以及此类关键能力。转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式,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
        核心素养理念,将会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教育强国所指的核心素养绝不仅仅是狭隘的解题能力,更是从发展角度提出的适切的公民发展的要求,是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为指向的。与传统的应试导向的教育理念相比,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存在内容形式化、覆盖知识面狭隘、作业的布置完成以及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数学作业对许多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在小学数学中,充分发挥传统作业设计优化,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提供轻松愉悦的教育环境。在国家重点关注教育渗透核心素养的大形势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该重视并做好核心素养的普及与应用,把这项工作作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工作。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作用
        在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更加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未来核心素养的训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立足于核心素养,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作为数学作业设计的核心,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正面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知识比例优化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处于奠定基础的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困难比较大。而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后又往往按照自己预定的程序安排作业,未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以及群体特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基础练习和能力练习之间的关系,统筹基础知识与提高数学能力的关系。

例如:关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可以找高一年级的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彼此关于多位数乘一位数作业曾经完成的情况,请学生们提意见,通过相互的借鉴改进,进而促进数学这门课的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以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二)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作业完成过程当中,面对最大的困境往往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的兴趣低。面对这种问题,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就需要我们为学生完成作业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背景。让学生的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让它变的生动活泼。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形成更加坚韧的知识网络。例如:认识图形的内容教学完成之后,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各色各样的图形进行认识,黑板什么形状?橙子什么形状?太阳什么形状?眼镜什么形状?月亮什么形状?在诸如月亮这类会变化的图形的认识中,鼓励学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观测,以便于引进后面图形变换的课程,使得我们的课程具有延展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实践练习
        数学这一学科不仅是课本上的基本科学,更是生活中的一门必要学科。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本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使数学这一科学不仅做到源于现实,更能在实际学习当中应用于现实。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数学老师多安排一些灵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贴近日常的生活,让它变成生活中的数学。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进行实践的方式巩固对长方形的练习,通过将“两个正方形合成一个长方形”,“如何证明一个形状接近张方形的长方形是长方形”,学生们通过把图形进行对折,然后深入理解了,两个相邻边长不相等这一长方形不同于正方性的主要特点。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的前景
(一)数学素养到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上的知识,更应该注重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之前的课堂上,小学数学的教学大都是机械的讲授,以教师为主体,却忽视了学生。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上,不仅仅要包含课本习题,更应该要做的是安排一些开放性的数学习题。这样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一方面培养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丰富解题思路,举一反三的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最终实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数学文化到核心素养
        在历史长河当中,我们的祖先早已开始研究数学。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擅长引用一些数学史,以历史上的数学家的故事当中渗透灿烂的古文化知识为背景进行作业内容的命制。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不应该跳出课本注重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数学史这个背景素材的应用,不仅仅丰富了习题背景,而且显著地将枯燥的习题知识融入生动化、通俗化的元素,贴近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了我们学生自觉主动,老师引导帮助,作业高效全面的目标。
(三)核心素养到面向未来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目的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阶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计算方法以及数学用语等等,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初步整体认识,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某种具体现象结合,激发学生的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克服学习中的难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进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究,并践行探究成果,对教育教学改革有极大利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极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加洪.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5(07):134?
[2]姚梅.从“要我做”变“我要做”――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J].学练研究.2017(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