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美术低段差异性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黄甦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批的新型教学方法被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黄甦
        义乌市宾王小学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批的新型教学方法被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了美术教学的质量,差异性教学就是其中的代表。差异性教学是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展开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每一个个体的学习效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差异性教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关键词:小学美术;差异性教学;策略
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不利于个体的成长。而差异性教学充分考虑了每一个个体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促进了小学美术质量的提高,使得学生们能够共同进步。但是在应用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仍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在教学设计上注意个体的差异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教案设计得具有层次感,让学生能够激发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方便每一种水平的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学习《彩旗飘飘》的相关内容前,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大致浏览教材内容,能够大致明白下节课的内容;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前的预习时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能力一般的学生提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最为基本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追问,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民间玩具》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案的设计渗透差异性教学策略,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难易程度。在提问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最初的简单地回答对错到之后的追问,让学生讲清楚自己这样判断的理由。通过问题的设置,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也需要把握分寸,将简单的题目交由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将较难的问题交给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果的喜悦,进而树立自己学习的自信心。


        二、基于具体学情开展差异性教学
        由于美术本身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相关的美术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师常常会采用填鸭式教学,采用教授理论知识的形式开展教学。由于理论知识不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理解接受,因而他们并不能够从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收获一定的知识,这会让美术教学的课堂显得枯燥乏味,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渐渐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差异教学法,帮助学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让他们能够享受美术学习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在认知水平上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教师应当尊重这一差异,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应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应用单一的评价体系,而是要结合差异化教学的思想,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将学生从单一的考核标准中解救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考核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他们能够充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当然,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还需要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让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获得较高的平时分,用以鼓励全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表现。学生互评也可以作为多元化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旨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共同进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减少学生之间的分数差异,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这对于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理想的成绩,这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更为充分地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采用差异教学法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美术学习带来的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进步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和综合素养,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小学美术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思考[J].魅力中国,2020,(16):44-45.
[2]李利娇.探究小学美术差异性教学的问题和策略[J].读与写,2020,17(27):26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