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墨涵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钻研核心素养所传递的内在信息,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图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明晰语篇类型与结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深挖语篇背后的育人价值与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使语言学习真正与思维、文化融合在一起。新时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学习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真正地获得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语篇;主线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已经成了英语教学的目标。阅读文本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
现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的第一单元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阐释基于学科英语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
一、围绕主线,建构结构化知识
首先,教师要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层挖掘,将语篇所承载的主题意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语篇,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丰富内涵,围绕主题意义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化意识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提升及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逐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案例围绕着“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主题深入挖掘语篇,基于语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A day in the clouds 属于叙事类文体,文章通过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藏羚羊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环境,倡导每个人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来进一步拯救野生动物,拯救地球和人类。
本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以作者观察藏羚羊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线,目的是倡导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文中讲述了藏羚羊的现状、扎西对保护藏羚羊的想法、藏羚羊过去濒临灭绝的原因、政府和志愿军保护藏羚羊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最后通过对上下文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人类应该把保护野生动物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讲述该文章的时候,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新的词汇以及句型,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理解记叙文的文章结构以及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树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情感,文章的语言风格以及文章的整体结构,明确记叙文的三要素,即时间、地点和人物。
其次,教师可以抓住记叙文的要素,通过表格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要人物、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以及藏羚羊过去和现在情况的对比.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找出文章中的三要素。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2-6段,小组讨论藏羚羊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环境。此外,学生可以掌握该文章大体结构,形成结构化认识,也对记叙文的构成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二、基于情境,实现小步子滚动学习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境。因此,教师在情境中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的内化所学。
例如,在设计A day in the clouds 这篇课文的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在明晰记叙文要素与结构的基础之上,可以从文章作者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入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Task1: 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所见所闻,并回答:
1.Students talk about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Tibetan antelope now: Is the living condi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Tibetan antelope to live now?
2.Students talk about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Tibetan antelope in the past: Dose the Tibetan antelope always have such great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Why the living condition is so poor in the 1980s and 1990s?
3.Then students find out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such changes.
Task2: 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者的所感,并回答:
1.What does continuous protecting for the wildlife mean?
2.As for the wildlife and our planet, what is real threat?
3.Why did Zha Xi say “we are trying to save ourselves”?
通过第一个任务,学生再一次深入阅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所见所闻,从现在藏羚羊的生活状态可以分析归纳出现在的环境是适合藏羚羊生活的,但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是非常糟糕的,通过探究其中的原因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的行为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强化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之上,继续根据作者的感悟,以开放式问答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野生动物,对自然,更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
在这样层层深入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的深层内涵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学生已经能够较好的理解文章的相关主题和细节信息。此时教师需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创设迁移情境,帮助学生继续内化所学,实现真实的课堂生成。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Teamwork: Work in groups and design a poster about the wildlife. You can choose one of the wildlife and your poster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ntent:
(1)Title
(2)Why do they being endangered?
(3)What is being done to protect them?
(4)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m?
(5)Slogan
海报设计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情境,除了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习基本的语言知识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以及该如何保护它们,强化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本节课结束之后,英语教师可以与思政教师联合开展以“保护自然”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或校级活动,在前期海报设计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就此话题进行宣讲,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此篇文章的意义与价值。
三、结语
本节课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融入了教师多方面思考,将新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融合在教学当中,并以语篇为依托,以主题为引领展开阅读教学。阅读任务层层推进,阅读过程中启发并引导学生细致研读,巧妙地运用问题链培养了学生的多层思维,同时分析文本,梳理语篇的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迁移,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明白“人与野生动物要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