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的教学----以端午节为例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张卓宁
[导读] 世界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的顺利发展,不仅增加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机会

        张卓宁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的顺利发展,不仅增加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机会,也增加了外国人与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交流。有了政策的保证,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甚至增加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这一现象也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经济交流将逐渐演变成文化交流。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张德鑫先生指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是弘扬中华文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韩文化、对比分析、教学设计
绪论
一、研究背景
        语言和文化是在互相沉淀,相互帮助、相互传播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实际上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也是依赖于语言来进行传播的。文化是一个地区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一种社会行为,而语言则是一个地区精神文化的体现。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世界文化的典范,有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意义,七雄争霸--秦始皇统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每个时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催生了大量的文化内容,随着中国的发展,文化也都逐渐传播和演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中国文化。其中对外界影响最广泛的、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就是传统节日。
二、研究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外国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用汉语交流,在掌握汉语的同时获得文化和思维方式。通过教学,韩国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探索中韩文化的异同,找出中韩传统节日渊源,而后进行对比,让韩国学生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从传统节日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在对比分析为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调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加快学习进程。


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对韩国的影响
2.1 传统节日内涵及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不断地进行演变,最终形成了国家特有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先民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了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2.2 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社会,伴随封建社会而繁荣成熟。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在节日期间获得知识,接受教育,它也有助于彰显中国特有的文化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人们依照传统的农时耕种和劳作,以农时为基础创造出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一年四季物质和精神生活。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针对的教学对象是零基础的外国人,所以这些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学习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节日习俗以及文化。因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3中国传统节日与韩国节日的差异
一、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1.春节:它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庆祝春节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主要是脱旧、做新衣服、敬神、祈福。
        习俗:买年货、扫尘、吃团圆饭、过除夕、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放鞭炮、逛庙会。
        饮食:不同家庭的年夜饭是不同的,除夕的年夜饭满是菜肴,充满了团圆之意,寓意着团团圆圆,年夜饭中的主角按地域分为南北:饺子和汤圆。
        2.端午节: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主题。


         习俗:端午节的节俗以祈福、辟邪、抗灾等形式展开,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放纸龙等,辟邪习俗主要有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拴五色彩线等。
        饮食: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粽子,在粽子馅料上,中国南方和北方也产生了差异,北方的馅料是红枣、蜜枣等,南方的馅料是鲜肉、咸肉等。这种甜与咸的比较也充分的展示出中国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南方气候潮湿不易保存食物,所以经常会制作腌肉,而北方人更喜欢吃甜食,所以选择红枣、蜜枣包在粽子中。
        3.中秋节习俗:祭月: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亮,祈福。赏月:赏月的习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一种轻松的乐趣。玩花灯:大多数是中国南方,在广东,人们将花灯挂于高处、吃月饼: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一种必要习俗,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二、韩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1.韩国春节:又称旧正,是韩国一个传统节日。又称“元旦”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是全世界都认同的想法。家人可以在过节期间团聚,节日结束后,家人就会回归到工作当中。过年对于父母而言是一个儿女满堂的时刻,但是对于那些父母去世的孩子们来说,会选择到兄弟姐妹家去庆祝团圆时刻。
        习俗:韩国的年夜饭讲究的东西很多,最大的特点是饭菜一定是传统食物,而且必须是儿媳亲手制作。全家都要吃“五谷饭”,五谷饭是用云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饭。主菜除烤肉外,还要摆上十几种山野菜或泡菜。
        2.江陵端午祭:韩国端午节一般就是叫做江陵端午,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术和祭祀仪式,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传统表演等。江陵端午是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之一。
三、中韩节日对比
        1.日期:过农历的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尊重历史、尊重农时、尊重传统,能够记住传承下来的知识,能深深扎根并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中国人通常根据农历日期庆祝生日,而韩国人通常根据生日日期庆祝生日。
        2.饮食:饮食习惯上两国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有八大菜系,种类丰富,煎炒烹炸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人喜好喝热水,以达到养生的效果。韩国喜好喝冷饮,如冰咖啡,冰水等,饮食以泡菜为主,有大大小小几十种泡菜,日常生活中餐桌上出现最多的也是泡菜。但是中国人过节时餐桌上有鸡、鸭、鱼、猪肉、牛肉、海鲜等,菜品丰富,种类齐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活动形式:中国在过节时,一些家庭会选择烧香、祭祀、认祖归宗、向家里长辈磕头以表孝心。韩国一些节日会出现一些假面活动,舞者带着假面具进行祈福,虽然形式不同,国家有自己的特色活动,但都是为了祈福,祭祀。
第二章针对韩国留学生的端午节节日教学设计
3.1教学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类别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知识、二是文化知识。此次端午节节日教学属于第二部分文化知识教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熟悉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的相处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加快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以便更好的实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2教学对象
        本课程专为汉语水平为高级的国际学生开设。由于节日教学涉及大量活动和知识,所以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可以更好地与老师合作,留学生们也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具有基本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对于中国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文化教学时,容易理解和接受。
3.3教学方法
        本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体验法。主要使用ppt,ppt中包含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文化知识,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端午节当天的节日氛围,,还将准备香囊、五彩绳、粽叶、红枣、糯米等材料。向同学们展示如何制作香囊和五彩绳,并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包粽子以及准备所需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并且品尝粽子,共同感受节日气氛。
结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独特之处,文化课程的讲解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帮助学生加快对中国文化的掌握,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同时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习基础知识,促进语言习得的进程。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13244537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