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潇戈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电影海报是集图像、文字、颜色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对电影海报多模态话语系统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电影海报的意义。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电影《飘》海报为研究对象,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分析电影海报《飘》的成功之处,从而达到深入解读《飘》的目的。
关键词: 多模态; 飘;海报
1.引言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Harris提出了话语分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的不断普及,文字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图像、颜色、声音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而此时的话语分析却忽略了图像、声音、颜色等同样也可以体现意义的形式(许晓翠,2019)。
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打破了这一局限性。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符号学。纵观符号学的研究历史,视觉符号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类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图像、人物、事物和地点等元素的外延和内涵以及象征意义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词汇研究, 符号之间的“语法”关系被忽视了。因此,克瑞斯和凡勒文提出了视觉语法的概念(朱永生,2007)。
由于海报是囊括了图像及色彩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王怡婷,2018),因此本文将以《飘》的电影海报为研究对象,基于克瑞斯和凡勒文的视觉语法理论,从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深入探究海报中的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多种模态如何紧密联系来构建意义,以烘托电影主题。
2.视觉语法理论
克瑞斯和凡勒文(2006)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图像也可以像语言一样描绘客观世界。因此,视觉语法理论以图像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他们认为图像是除了语言之外另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研究图像中的各个部分的组合规则,来探讨它们是用什么方式来反映社会交往和行为的。克瑞斯和凡勒文也将韩礼德(1985)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语言元功能思想,延伸到了视觉图像分析上,提出了视觉语法的三大功能: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
3.《飘》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飘》是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该电影海报整页呈火烧云的颜色,以Gone with the Wind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两位主演紧紧拥抱在一起,两唇几乎快要相碰,右上角刻画着两位主角的名字。下半部分是黑色的坡地,坡地中女主人翁和她的父亲伫立家的附近,眺望着远方的夕阳。
3.1再现意义
由于再现意义是指对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客观事物作出的具体描述,因此,分析电影海报的再现意义可以使观影者对电影有整体的了解。其中,概念再现关注模态中的象征元素及象征性属性与暗示,而叙事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以及言语和心理过程。
就概念再现而言,海报的背景色呈火烧云的颜色,代表着战火、热情和欲望,暗示着这个故事发生在战火年代;从叙事再现来看,两位主人公紧紧相拥,呈亲吻状。此时,他们的目光构成斜线对角矢量,相拥的手臂也构成了矢量,因此,图中涵盖了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这种设计表现出了男女主人公的恋爱关系,烘托出在战火纷飞这一背景下,美好爱情的不易,残酷和美好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在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给观众以内心的震撼。
3.2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构建出观看者和再现内容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也可以表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景物应持的态度 (李战子,2003)。
3.2.1距离
距离是指图像中人物与观众之间的亲疏关系。一般而言,若海报只参与者一部分形象则属于社会近距离,而社会远距离指看得见整个人并且周围有空间环绕。因此,从社会距离来看,该海报以特性镜头大尺寸摄取了两位主人公的上半身,属于社会近距离的范畴,拉近了观众和人物的距离和人际关系,造成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观影兴趣;同时从远处拍摄女主人公和她父亲的整体形象,属于社会远距离的范畴,表明故事发生在距离观众观众较远的年代。
3.2.2视角
态度主要通过“视角”来体现,表达对图像中参与者所持的态度。它包括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水平视角包括正面视角、侧面视角和背面视角。该电影的海报从倾斜的、侧面的角度描绘两位主人公,这说明了海报中主人公的世界距观众来说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同时,两位主人公位于海报的左上方,对于观众来说是仰视角度,这也预示着男女主人翁之间的情感令观众敬佩与尊重。
3.2.3情态
情态指在图像表达上的程度,主要由色彩饱和度、深度和色调体现 (克瑞斯和凡勒文,2006)。该海报色彩分为上下两部分,在色彩饱和度与协调度来看,五分之四的面积呈火烧云的色彩,因此,整个画面色调较为明亮,为饱和度比较高的海报。并且,上半部分明亮的色彩与下半部分的黑色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远视力。
3.3构图意义
3.3.1信息值
信息值是图像通过构图元素的不同位置实现不同的地位与意义,而构图元素的位置有上、下、左、右、中心、边缘。一般来说,左边是已知信息,右边未知信息;上面是理想状态,下面是现实状态;中间为信息,边缘是次要信息 (克瑞斯和凡勒文,2006)。
在该海报中,女主人公和她的父亲位于海报的下方,代表了现实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海报上方是男女主人公的画像,表明他们是理想的状态,是观众对他们之间热烈爱情的歌颂与向往。两名演员的名字处于海报的右上角,说明他们是观众的未知信息。处于中间位置的是影片的名字,也是该海报中最为重要的信息。
3.3.2显著值
显著性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大小,色彩以及不同元素的清晰度来实现(李战子 2003)。信息值的大小决定显著性的高低,信息值越大,显著性越高。
在该海报中,前景的显著值较高,即男女主人翁相拥的图像以及影片的名称。从元素的相对大小来看,海报中两位主人公相拥的图像以及电影的名字几乎占据了整个图片的1/2;在清晰度上,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男女主人公的五官和面部形态,而位于图片下端的女主人公和他的父亲只有一个轮廓。
4.结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视觉语法的三个意义对影视作品《飘》的海报进行了多模态分析,研究发现海报中出现的图像、文字、颜色等几种模态通过相互补充、彼此强化突出强调了战争中的黑暗以及男女主人公美好的爱情,给读者以深刻的认识和向往,生动形象地向观众传达出了该电影的主题和思想,因此,对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显得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Kress G, Van Leeuwen T. 2006.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2]蒋明霞.2020. 视觉语法视角下美剧《致命女人》海报的语篇意义构建 [J]. 大众文艺.
[3]李战子.2003. 多模态话语的社会学符号分析 [J].外语研究.
[4]王怡婷.2018. 电影海报《花与爱丽丝》的英语多模态语篇分析 [J].海外英语.
[5]许晓翠.2019. 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6]张茹.2018.《觉醒》电影语篇的多模态话语研究 [J]. 视听.
[7]朱永生.2007.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J]. 外语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