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五个着力点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刘韬
[导读] 在新的发展环境中,网络思政工作开展需要明确着力点

        刘韬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10000
        摘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中,网络思政工作开展需要明确着力点。为此,本次研究一方面分析新时代开展网络思政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研究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开展的五个着力点。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思政;着力点

前言: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且与互联网相关的网络思政工作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要明确新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着力点,促进网络思政工作的发展。
一、新时代开展网络思政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中,各高校思政工作逐渐呈现出网络化趋势。从某种角度来讲,当前时代开展网络思政,是尤为必要的。一方面,可促使思政工作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环境中,开展网络思政工作能够符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可提高思政工作效率与水平。通过网络思政工作,能够使教师随时随地授课,可提高效率。
二、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五个着力点分析
(一)明确网络思政工作的前提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都缺乏对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全面认识。最为普遍的认知,是觉得网络思政就是利用互联网完成对思政课程的讲解。举例来讲,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不少学校都利用网络上课的方式完成授课。针对此事件,媒体与舆论的关注点明显不同。媒体更关注的是教师网络授课;舆论更关注的是网课教授与学习。从实际来看,网络思政工作不仅是指上网络思政课程,同时也有更深层次的含义[1]。就其表层含义来看,网络思政工作包括网络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心理咨询、日常思政与团建党建等几个领域。从其内容来看,体现出全面性、系统性的特征,基本上将所有传统思政工作涵盖其中。但是其也有深层次的含义,网络思政工作与借助网络工具或是媒介开展思政工作不同,应该从相对宏观的角度上,将思政理解成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政工作,或是利用网络文化的影响开展思政工作。与传统环境下的思政工作相比,网络思政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发生变化,且内容比较丰富。此种差异,说明网络思政工作在其发展中,将会面临新的发展规律,也会有新的矛盾。所以,在新时代下开展网络思政工作,需要明确网络思政工作的前提。
(二)找准网络思政工作的问题根源
        新时代下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其新的发展矛盾。为此,找准网络思政工作问题根源,从多个角度实现对网络思政内在矛盾的了解,是极为有必要的。现阶段,各类学校都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就其开展的现状来看,网络思政工作主体应重点关注的矛盾包括两个。第一个矛盾,是教育者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矛盾。就思政教育者来说,线下教学能够直接面对学生,而线上教学面对的摄像头对面的学生,且教学环境并不是教室类的针对性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下,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或是行为规范,会存在差异[2]。做好网络思政工作,需要思政教育者明确自身虚拟性角色有效开展活动。而仍有部分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缺乏对虚拟角色的认知,仍将自己放置到现实角色中讲解,导致思政教育者不能够顺利的融入到线上教学环境中。第二个矛盾,网络环境与教育信息的多元化、一元化矛盾。该矛盾,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比较突出。互联网所表现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使网络信息呈现多元化。媒介技术发展迅速,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网络信息。为此,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需要正视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对学生网络环境净化的同时,充分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三)拓展网络思政工作的格局
        在互联网信息日益深化的前提下,大思政工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思政工作者在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都秉承该理念,重视对大网络思政格工作格局的构建。具体来说,在拓展网络思政格局时,需要充分加强对网络思政工作内容的推动,要求各内容彼此交融,同步开展。在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要在上好网络思政课程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网络心理咨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网络日常思政工作,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比传统思政工作更加需要凝聚合力[3]。主要原因体现为,在传统思政工作中,主体与客体表现出的结构为非均势,也就是说以辅导员、思政教师等为主的主体,在教学中的权威性更加明显,可以对以学生为主的客体产生约束力。而在网络思政工作中,非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使主体并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对学生的约束作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主体的权威性。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与技术差异日益缩小,在特定领域内,可能受教育者掌握的技术更高。所以,需要重视对教育合力的凝聚,借助大网络思政工作格局,从多个层次和维度展开探索,使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
(四)优化网络思政工作的方式
        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的作用是连接。各学校开展网络思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并深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使教育信息发挥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否开展合理有效的互动,教育者的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对于教学双方网络连接的维持、深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过,实际思政工作开展中,仍有部分思政教育者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举例来看,部分思政教育者在网络授课时,以自我为主体和中心,并未重视到自己作为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未能够与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络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从此种角度来看,优化网络思政工作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其一,通过高频度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其二,通过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程教学中。除此之外,学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或是课程教育者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多层次互动的方,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疏导和教育。
(五)重视网络思政工作的反思
        在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重视对网络思政工作的反思、明确未来思政工作走向,对于提高网络思政工作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其一,要重视对价值的重新预估。虽然现阶段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网络思政工作,不过仍有部分思政教育者认为其属于尝试性工作,未真正认识到其价值。从疫情爆发至今,在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网络思政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成为学校思政工作主要形态。为避免对网络思政工作的低估和高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网络思政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估。从实际来看,传统与网络思政工作之间,没有价值高低的区分,且也并非主要关系与次要关系。传统思政、网络思政所适应的教育环境不同,擅长的领域也存在差异。所以,二者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可利用二者融合,实现思政工作价值最大化。其二,要积极完善相关体系。重视思政教育人才体系的完善,思政教育者的能力、素质等,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思政教育者的综合培养,提高思政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其在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明确工作前提、找准问题根源、拓展格局、优化方式、重视反思等角度,分析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五个着力点。期望在本次相关内容研究下,为日后提高网络思政工作水平,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雷迪.新时代"互联网+学生思政"的创新发展与实践举措[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9(001):78-81.
[2]金筱萍,白琬婷.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三个着力点[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0(2):52-60.
[3]张由菊.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六个着力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100-103.

作者简介,刘韬,1983.02,男,汉,湖南长沙,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政类,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