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应店街镇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优异的文化课成绩已经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逐渐发展为当今社会人才的必备条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判断能力,是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但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很多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也成为不少教师所困扰的问题,本文讲围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低效原因和解决策略尽心浅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低效原因;解决策略
引言: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中学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甚至有时候需要为文化课“让道”,教学方式也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省略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环节,导致学生只记住了理论知识,却不懂如何实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创新信息技术课的授课理念和授课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低效原因
(一)教学任务不合理
教学任务对于教学的整体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没有考虑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因为教学任务难度过高、过低、缺乏趣味性等原因,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不合理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认为将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即可。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几乎每个学生的家中都有电脑,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如果教师依旧采取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到真正的应用技术[1]。
(三)教学形式过于死板
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小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涌现出层次不穷的问题,比如,很多自主学习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积极面对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很多时候,小组学习任务仅仅有1-2名组员完成的,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浮于表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科学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教学任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科学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既立足于教学目标,又有一定的丰富和发展;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又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即使科学的,也是充满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需要注重教学任务的层次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具体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进行学习能力,设计梯度学习任务,要求既要有基本任务,也要有提升任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一步一步掌握教学内容[2]。
例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建立素材资料库》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难度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将较为简单的内容“将素材分分类、建立资料库”和“将素材分类存放”设为基本任务,要求全部学生必须掌握。将“认识素材的文件类型”、“移动、复制素材文件”和“查看素材文件的属性”设为提升任务,在学生全部掌握基本学习任务之后,进行这部分的教学。同时,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工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独立完成的教学方法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信息与技术的课堂教学,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或者制作10分钟左右的微课资源,在设计微课时,应该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同时应该注意内容的趣味性[3]。将微课通过QQ群组传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利用微课,自主预习和复习教学内容。在授课时,教师仅需要将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讲解即可,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浙教版《认识EXCEL2000及建立电子表格》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将“认识excel窗口组成”和“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设计为微课内容,鼓励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利用家中的电脑进行简单的识别和操作。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将制作表格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即可,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初中阶段是发展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立足于现状,分析出教学低效的原因,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机操作,提升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龙.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0(52):56-57.
[2]林颖,林晓明.建构信息技术课堂对优化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5):126-127+132.
[3]叶碧红.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