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芳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扶贵小学 514000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阶段。在目前看来,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参与者,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办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质的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阅读习惯,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也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需要学生应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具备又是推动学生自主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的倡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以此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能有效的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以灌输的形式,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强加给学生,而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因此,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而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从而实现自身语文素养及情感感受能力的提升,更加深刻的进行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实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教师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独立思考、深刻领悟,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情感感悟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与提升。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有效的增强自身的阅读量和阅读面,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分析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就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欠缺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阅读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多在教学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较为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最后,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些语文教师对讲解重点知识及段落过分注重,疏漏了让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中心内涵,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就一定要让小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当中要以学生为本,把语文阅读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第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自身的阅读素质培养,然后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且要把语文的阅读学习拓展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有效地培养语文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间接性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本身的发展,甚至有时候会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厌倦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角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其实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指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的习惯,其实还包括了在语文课堂之前的预习习惯,平常的生活当中读书的习惯,在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其实阅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逐渐积累的,能够提高学生的总和阅读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文章导读部分进行简单的了解,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对课后习题进行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全篇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教师也要注意在阅读当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展开联想,让学生自主的感知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第二,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标注和思考,在重点的句子当中进行标记,并写出自己在阅读当中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把在阅读当中不理解的句子标记出来。在第一遍的阅读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地对课文当中标记的句子进行解读,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二)实行小组自主阅读探讨模式
小组阅读对于语文阅读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如果是在一个相比较起来比较完备的小组中学习,那么小组的成员应该呈现出成绩高低参差不齐的状态,这样才能够在整个学习当中互相的进行请教和学习,这种方法是很实用的,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班级,它也能够很快地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所以说,最主要的并不是课堂当中知识的传授多与少,而是在课堂之前的预备工作,要做到良好合理的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要着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关于竞争的,都说在竞争中得以前进,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进行语文课本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小组当中选出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让他们站起来进行朗读,甚至是可以让他们到讲台上进行朗读,然后由他们各自的小组中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再让他们进行感情朗读,最终由老师公布朗读的节奏与色彩,比较每一个小组的优异好坏,最后由老师判断每一组的成绩。其实这种方式是适用于语文阅读的,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很好地汲取知识,老师也实现了教授知识的目的。
(三)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在阅读学习上有极大的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还能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及时扭转自身存在的不当教学观念,对学生主体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百利而无一害,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了基础,也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通过阅读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慧.阅读教学重在拨动方法之弦:谈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8):33.
[2]桑坚德.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兴趣、方法、习惯,让语文阅读教学轻松有效[J].课外语文,2020(1):590.
[3]赵丽妍.环境文化巧布局阅读教学藏乾坤:融合班级环境文化促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51):14-15.
[4]李岚.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22)
[5]王利霞.浅谈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学周刊,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