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潘海燕
[导读] 小学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部分,小学美术课堂活动旨在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潘海燕
        广西田东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531500
        摘要:小学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部分,小学美术课堂活动旨在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美的感知。小学阶段是未来中学大学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教育往往能改变人的命运,尤其是想象力的培养这方面。对于想象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培养阶段,一个人是不是有创新能力,是不是被当今社会所需要,他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美的感知
        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人根据已有的人或物创造出新的东西的能力。创造的前提就是想象力。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美术教师过多关注学生临摹和绘画的能力,却不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是一种很大的负面影响[1]。本文旨在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科目的学习热情,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想象力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具备了想象力,人的创新能力才可能继续发展并且被社会所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才能通过想象力去表达对美的追求。所以,培养想象力在当下教育环境中是十分匮乏的。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只有恰当的运用丰富的教学材料,尽量避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有趣的新课导入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认知应该是第一要务,有了足够的审美能力才可能在想象力的培养上碰闯出思维的火花[2]。因此,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在美术课堂活动中,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可以讲故事,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工具比如说:在多媒体上选取一些经典的动漫角色的视频,然后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你觉得最美的是哪个角色”“为什么美,哪里美”让学生充分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在互动完以后,让学生把最美的人画出来,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和对美的感知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拿起笔作画,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让学生感受美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材并不是让学生按图索骥的工具,而是让学生感受不同样子的美的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课的主题不同,将不同的作品分门别类,引导学生感受美。在比较欣赏这些美丽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画中的意境,丰富审美体验,同时拓宽自己的眼界。


        在五年级教材第一课“色彩的对比”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按小组分开,给每个小组不同的颜色对比,发挥想象力作画,最后让大家评价什么色彩搭配适合表现温暖,什么色彩搭配又适合表现寒冷。类似的素材有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作者的情感脉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引导学生想象力和生活进行联系。
        前文提到,想象力是对已知已存在的事物的发散,是要鼓励学生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进行想象和创造[3]。所以说,想象力是来源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并不丰富。所以教师要学会引导小学生进行想象力和生活实践进行联系。比如说在“形体的组合”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观察附近的建筑特点,然后在鼓励学生去发挥想象力作画。
        (四)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还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静物写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优先选择静物作画,在作画结束以后,通过教师评析、优秀作品展览的方式激发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想象力,同时在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优秀作品的画作时激发学生绘画的灵感。在下一节课前,教师鼓励学生做出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用以学生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创作灵感的来源。
        (五)为学生争取户外观察写生的机会
        想象力作为一种长期思考培养的动态思维,它的产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偶然而成,它要求学生必须进行丰富的生活观察和经验积累,同时保持对美的关注。在这样的基础下,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分析思考通过大脑进行细致加工,才会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4]。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的越细致,那么学生在脑海中的加工工作就会越透彻,也就能够带动想象力的持续增长。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要囿于教材和自身的思维怪圈,要多带学生参与户外写生的机会,帮助学生对生活细节认真观察,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正常学习生活中,美随处可见,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学生不是没有想象力,而是缺乏善于培养他们发展想象力的教师。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更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美,发现美,从而推动自身想象力的提高,然后用其多姿多彩的视角去创作去表达,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洋. 让想象驰骋美术课堂——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 艺术评鉴, 2019, (19):153-154.
[2]段元瑄.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 好家长, 2019(21):230-230.
[3]张峰.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 (24):160-161.
[4]王换群.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9, 386(2):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