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黄红莲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

        黄红莲
        铜仁市万山区教育局 554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外,还要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与表达。与此同时,审美能力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为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技能,为发展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引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然后以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质量和效率,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以多元化的方式优化美术课程教学设计,全方位渗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稳步提升其审美能力。
一、以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其不断学习的原动力,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否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开展认真地思考与学习,一部分在于其自身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求,另一部分则取决于其对美术的兴趣及爱好。因此,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于增强其美术学习的原动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产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然后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这种兴趣强化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在对美术及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1]。引导的方式要根据我们的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但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兴趣爱好,尽量从学生间的热门话题着手,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适时地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优化导入设计,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发展。例如,我们在对水墨丹青的学习与鉴赏中,可以与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美术意境的综合性教学主题,将文学的价值与美学的价值作紧密融合,让学生有一个更全面、更理性地审美体验。
二、从生活与自然出发,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所接触的美术作品亦是从我们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中衍生而来,从生活与自然地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体现着美好的艺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这些美好,总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独特魅力。

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尚不丰富,且思维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因此,对于我们所处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所蕴含的美好,并不能深入感知,亦无法从这些美的元素中,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探寻生活中的美,使学生感悟到这些曾经不被自己所注意的美的元素,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例如,在美术作品创作方面,我们可以以我们熟悉的城市天际线、生活一角、校园美景等作为我们创作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与实践活动,自寻创作素材,这种教学形式,既能够巩固并提升学生相关的美术创作技能与水平,还能够显著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设计
        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更利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围绕某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讨论,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从而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2]。正所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理解的哈姆雷特”,其实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文学阅读中,对于我们的美术鉴赏,这句话的意思也同样适用。同样的一幅美术作品,不同的人由于其自身生活经验、美术素养、鉴赏能力等的不同,会对作品的解读与思考产生一定的差异。当学生们完成了对美术作品的解读之后,及时引导他们开展交流与探讨,就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学生将抽象的审美过程进行具象的展示与表达,还能够使学生在讨论中,丰富他们的理解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视角下的艺术鉴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对于我们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授学生线条的表现力及色彩的感染力时,我们可以在教材原图的基础上,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拓展更多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从多个作品中感受到线条及色彩对美术作品的重要意义。在多组教学资源的共同感染下,学生也能够发现这些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及共通之处,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元素与技巧对美术作品的价值。
结束语:
        综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契合学生实际的方式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多元化的方式,从多角度构建美术课堂活动,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 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5(30):39-39.
        [2]丁小成.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16, 10(10):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