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燕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英语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目标不仅是需要通过基础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西方文化,能够学习西方文化之中的进步之处,更是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够在世界上发出中国声音,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去,让世界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但是当下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只看到了通过英语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方面,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此类单向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达成新课改之下的英语教学目标。为了让初中英语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强调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通过英语来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传统文化;融合
一、 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能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个层面是能够让学生更广泛而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向周围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层面是培养学生对外国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通过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初中生能够对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等国外文学大家有所了解,也能够了解西方文化中传统的节日、社会文化习惯等,甚至一些学生还能够背诵一些较为冷门的西方传统诗歌。然而学生却无法用英语表达粽子、春联、清明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更不要提用英语来表达唐诗宋词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
这种只重视对西方文化的教学而忽视了让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能力的模式之下,极大地加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逆差”现象,即西方文化大量输入中国社会,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缺乏对外输出的能力。为了有效缓解这种“文化逆差”的现象,就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化输出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能够强化民族自豪感
相较于其他学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科的一个独特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从第二语言的角度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之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五千年历史积淀之下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
而当下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导致英语学科之一独特优势无法体现,学生难以通过对比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而能够对自身所处社会的文化氛围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少数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西方文化大加赞扬,甚至通过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来褒奖西方文化,这种对文化的主观和片面看待极大地影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更不利于初中生形成自身的文化认同感。
而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当学生有着民族自豪感时却无法用语言向外国友人介绍自己的本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语言能力导致无法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去。
二、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适当地优化教材内容
英语教材是开展英语教学的基础,而面对当下英语教材在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局限性,就需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材之中所占的比重。
对初中英语教材有深刻审视的角度下,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角度在教材中适当地增加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和阅读文本,并结合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初中生的英语语法知识较为薄弱,词汇量也较为有限),选择难度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英文表达,例如一些简单诗歌的英译作品。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之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首先要求英语教师本身就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具备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素养;其次是要求英语教师对西方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东西方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初中英语教师不仅是要有足够的英语知识储备,还应该有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并且具备跨文化教学和对比教学的意识。
(三)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英语读物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利用课堂教学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受到了时空的限制,英语课堂时间有限,尤其是还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很难找到足够的时间来为学生用英语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就需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英语读物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读物,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读物,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还能够了解西方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开拓自身的视野,此外通过对这些读物的阅读,学生还可以锻炼自身的英文协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成绩。
(四)调整教学方式,在课堂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不仅直观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内核,还为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该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果遇到节假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专题的中国传统节日探究活动,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相应的节日习俗,并挖掘传统文化节日之中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核,探索在西方文化中是否有相同文化内核的节日。
三、 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较为基础的英语知识储备,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不仅是要向学生教授单词和语法知识,更是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传播传统文化的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最终推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葛明杰.论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才智,2020(14):188.
[2] 王保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2):39-40.
[3] 刘建.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3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