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珍惜生命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邵德杰
[导读] 作为农村初中生物教师,面对的大多是留守儿童,理应担当起家长的一部分职责

        邵德杰
        陕西省南郑区新集中学 723112
                   
        摘要作为农村初中生物教师,面对的大多是留守儿童,理应担当起家长的一部分职责,除了常规生物教学工作,还应该把珍惜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形成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珍惜生命  生物教学  渗透教育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2017高考中,一名南郑考生从楼上跳下,摔成重伤;时隔不久,勉县一名学生因为琐事服毒自杀;紧接着,汉台一名学生因为玩手机与家长发生矛盾,选择轻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事件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青少年为何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何他们会对自己的生命如此轻率,令很多人困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造成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导致中小学生不堪各种压力而轻生的重要原因。通过有效的教育,来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摆脱心理危机,重新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一个完整、和谐的生命境界。同时,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生命教育,引导更多的人学会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让更多的人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想,生命教育的重要功能是让人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关爱,为那些面临心理危机或被抑郁情绪控制的人提供一条缓解困扰、疏导痛苦的心灵导航通道。说到底,生命教育要抵制的就是那种游戏人生、戕害生命的观念和行为,引导更多的人树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
        生命教育就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动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如何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发展生命,放飞生命,值得我们深思。
二、挖掘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1.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生命,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出现的。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自然条件的变化,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茫茫宇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体。就目前来说,地球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珍贵与伟大的。由此看来,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敬畏,教育关注生命,最根本的是敬畏生命。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2.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强调生物的适应性,也会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为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去关注自然界的和谐、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生物的适应性学习和了解,结合现实情况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下降,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具体说来,生物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使学生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为同一种类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里避免私利的至上,而以爱心、慈心、仁心相对待去友善地与他人相处,以真心对待别人,必使别人真心地对待你自己。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也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生命的丰富性,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差异性发展。可以说,学生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可爱,教师要欣赏他们,并给予不同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发挥特长,崭露头角,从而体悟成功,赢得尊敬。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生活动中。
        1. 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环境孕育着人类,同时人类也在影响着环境。在环境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我们似乎不难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爱,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生命的爱。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间地头、去山坡树林,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进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 我们倡导体验、实践式的生命教育。老师用多么生动的话语来说明生命有多么珍贵,都没有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来得有用。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学校、教师、家长不能越俎代庖,没有学生自己的体验,就无所谓人性的独立,特别是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心灵的感受,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贫瘠乏味,精神家园就会荒芜。让学生直接参与,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此背景下了解自己今后可能碰到的挫折、困难及各种情况,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坚强,理解他人的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相处。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生命的过程。
        当前形势下,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秀莲. 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J]. 考试周刊,2021(11):135-136.
[2]张桂荣. 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的生命教育实践[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