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米倩倩
[导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语文学习的最初阶段,而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米倩倩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和平小学  034000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语文学习的最初阶段,而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识字量,才能拥有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克服机械化的识字教学形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体验、教育规律等来设计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识字教学;小学低年级;语文
引言
        汉字不仅字形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学好汉字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持续向小学生渗透汉字文化,启迪小学生的智慧,使小学生认识到汉字的价值和学习汉字的重要性。
一、分析识字教学现状,明确面临的具体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提高了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为小学识字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但是,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目前的识字教学情况还存在很多不足,识字教学面临着各种的挑战。首先,学生对识字缺乏兴趣。由于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各种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只有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才能提高他们对识字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是,在传统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比较注重部首、笔画、笔顺、读音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压力,导致其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影响。其次,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低年级学生所需要记忆的部分汉字,如“多”“少”“大”“小”“日”“月”等具有生活化的特征,“生活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重视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忽视了生活资源的应用,导致学生的识字知识与能力没有在生活中得到练习和应用。
二、提高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为推动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顺利展开,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因为传统的教学策略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学习需求,反而会影响学习质量和效率,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应采取一定措施来创设有效教学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更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本身此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就比较薄弱,更加需要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其学习热情,进而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所转变。例如,在学习《自选商店》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商家等角色,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掌握大量的生词,比如:毛巾、东西、作业等文字。当然,在其表演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以便于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识字教学活动有序展开,且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提升识字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识字教学时间中认识更多的字,同时有效减小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合作学习就是值得尝试的办法。

首先,教师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等实际情况,对学生按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便在合作学习中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如何合作。比如,在集中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告诉同一个小组的组员自己喜欢哪个生字,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记住;接下来,再让组员交换说,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相互学习,掌握了更多的识字方法,识字能力也随之提高。最后,在合作识字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评选小组集体奖项,如“优秀识字团队”等,也有个人“识字小能手”,“识字大王”等小荣誉,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三)多种形式,巩固识字效果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一定的遗忘周期,识字也是如此,即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但如果不及时复习和巩固,过段时间也会忘掉。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后续不断的复习巩固。学生只有多练习、多应用,才能加深对字词的认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小学生创造练习和运用生字的机会,从而巩固识字效果。在教学中巩固识字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如“找字卡”,让一个学生进行拼读,其他学生从字卡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卡片,并进行展示;再如“你比画,我来猜”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表演动作猜出相关字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在正面写上拼音和生字,背面写上组词,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并用词语造句,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阅读来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根据识字内容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通过课外阅读增加识字量。通常,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理解水平和认识能力有限,基于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难度较小的读物,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让学生在内容中感受生字的用法,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对汉字的基本认知。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识字水平及时做出评价,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因此,语文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表扬,为学生识字树立自信心,对于学生在识字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加以纠正,帮助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生字。
(四)基于识字教学载体融入汉字文化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语文课本是唯一的识字载体,学生只知有其字,但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及字音之间的联系。这限制了学生的识字范围。教师应该将汉字文化巧妙地融入到识字教学中,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以形构意、以形表意和形声合义的特点。比如:水、山、川、人等字,看来像什么就是什么。当然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融入的汉字文化远不止这些,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过多、过深地挖掘,要注意教学方法,遵循学生识字心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与实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有更多收获,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秋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J].明日,2021(4).
[2]张珍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1(7).
[3]龚海燕.以文本为境快乐识字——再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下),2020(1).
[4]赵梁颖.对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2020(5).
[5]杨晓梅.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