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理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洛伍卓玛
[导读] 安全问题,始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无法绕开的话题和知识,
        洛伍卓玛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初级中学  623500
        摘要:安全问题,始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无法绕开的话题和知识,尤其是在面对物理教学,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工作,而初中生的安全意识淡薄,面对接触理科教学的过程,学生会遇到教学实验,以及学科知识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中的知识点,给学生专业知识,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错误实验对学生造成危害,另外,安全警钟长鸣,确保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下,开展物理教学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才让学生学习到物理知识更加的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初中理科;教学中;生命教育
一、引言
        学校的生命教育都是依赖于政教部门的辛苦工作,而生命教育在学科方面的渗透。应当是从教育的方方面面开展,如果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就会避免意外运动事故,如果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不会出现社会上学生硫酸泼同学的情况,如果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会避免学生触电等物理现象中不良的事件率。
二、理科教学中融合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知识,通过学科实验,开始认识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因此,本着好奇心的驱使,教学中的知识点,非常之多,大多数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真理的求证,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大量的安全相关的课题、比如人教版物理教学中,摩擦力、惯性、加快速度、圆周运动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相应的生命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对学生日常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应的警钟,提高生命教育的作用。[1]
三、具体的融合渗透
(一)理科知识生活化教学
理科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很多方面与人类的生活、出行、以及运动项目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知识点所辐射的相关知识点,比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的理科教学中,关于声音方面的教学,对于噪音的方式教学。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居民住宅区,会受到四周住宅施工项目,夜间施工的干扰,噪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睡眠质量降低。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在噪音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学生和工作的父母的休息,其中的隔离噪音的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直接跟施工方进行沟通,采用隔音设备,降低噪音,比如噪音隔离棚,中途隔离,也就是采用远离噪音的地段进行入住,比如,搬至远离噪音的地方,第三,就是采用带耳塞的方式,或用物理仪器,比如噪音消除仪器,播放流水、大海等较为舒缓安静的音乐,减少自身的噪音伤害,以此为听力保驾护航。[2]
(二)理科知识融合对学生生命教育
        在初中的理科教学中,其中学习最为密切的就是水的心态、光合作用、化学反应等。

水在自然界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式的方式存在,因此,在人教版的理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电子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电子媒介中水的三种形态,并且为学生展示不同温度下,水体不同状态下,细菌和微生物的情景,采用显微镜与放大镜的方式,对水的清洁度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要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如果在面临水没有烧开的情况,要待到水沸腾100摄氏度的时候,再喝,饮用烧不开的热水,会导致身体变差,出现腹泻等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冬天温度比较低,地面会结冰,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因此,在出行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在理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学中常见错误知识的运用,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进行播放,让学生跟着这种问题,判断其对错,是否会危害到人们的生活以及人生安全。比如,一位运动员在下坡的过程中,进行加速度运动,是否有助于运动员的个人安全和膝盖健康。另外,在对于惯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汽车刹车举例,比如醉驾、酒驾或者疲劳驾驶,如果不采用安全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是多大?如果采用安全带,会对人起到怎样的保护,以此来对学生开展情景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常识的时候,能明白,物理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有效的掌握安全知识以及物理知识对人生活的影响和帮助,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
        初中阶段的理科知识,都是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是人认识自己与自然界的途径。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想认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开展完教学后,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围绕当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列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因为物理知识不了解和未经学习,错误行为导致的不安全事故和危害,如果五个人围绕一个组,每个学生列举一个案例。那么每组就会有五个方面的安全问题的避免。这样一个班级下来,就会有几十个人了解了安全隐患,这样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按顺序进行回答,列举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涉及到的生命安全问题的案例,为学生敲响警钟。[3]
教师可以结合此节课程将要开展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比如,以问题引导法为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点先开始自学,然后依照教学中的案例现象,让学生对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列举,随后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并轮换不同的同学针对上述的学生问题进行纠错,采用我们教学中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实践,该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实现安全问题的渗透。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教学翻转的形式,对物理习题进行习练,以此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
总结:理科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基本的就是对学生生命问题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在知识与安全问题中互相穿插。以此促进学生安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安全意思,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为。
参考文献
[1]尚俊.浅谈德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56-156.
[2]陈立秋,孙毅恒.浅谈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护理生命教育[J].成功(教育),2013:281.
[3]时侠林.浅谈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湖南中学物理,2011: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