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勇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鼎中学 广东 珠海 519080
[摘要]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单一的写作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和抗拒心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辟蹊径,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比如撰写回忆录。回忆录的撰写是依附于教材相关名著和篇目的大型写作活动,它符合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笔者力求通过活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使回忆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突显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回忆录 初中作文教学 策略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然要在作文教学方面下足工夫,可如果只是一味的强化训练而不顾学生的喜好,那么收效甚微则是必然的结果了。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屡做尝试,发现回忆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虽然撰写回忆录的益处有很多,但是如果不讲究活动策略,学生对回忆录写作也就只能是三分钟热度,而无法坚持下去。我们面对的是十二、三岁的青少年,应该在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活动得到最优化。
1.造势。
年龄特点决定了初中生有从众心理,所以班级舆论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明显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视良好班风的建设,同理,回忆录写作活动也要讲究氛围的营造。如果多数学生对撰写回忆录抱有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的态度,那么其他学生也会渐渐加入到写作的队伍中来。
那么,应如何在班里造势,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心动并行动起来呢?笔者认为,一是要郑重其事,极力渲染。学生容易对没做过的事情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尽量让学生感到新奇: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写回忆录;给回忆录取一个动听的名字;为回忆录写作制订计划,如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什么;给回忆录撰写序言等等。活动越是隆重,学生越感兴趣。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写作。学生普遍对老师的经历感到好奇,如果老师能在班里介绍一两篇自己的回忆性散文,学生多半也会心动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指导。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三个方面的知识:什么是回忆录?回忆录有何特点?回忆录的撰写有哪些要求?尤其在第三个问题上要作重点指导,让学生明白:回忆录必须要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真实地抒写自己的历练感受;回忆录不仅是回忆自己,而且要适当地写和自己有关的人和事;回忆录并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要将典型的生活画面重现于读者眼前,所以平铺直叙是不可取的。
其次,教师不能只将指导停留于说教层面,而要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名人回忆录。部教版教材要求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就是典范之一,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第一,全书分为十个主题,写人,记事,记录心路历程,抨击封建思想,这对学生打开思路、设计主题有启发作用。第二,书中所选素材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且很有代表性,这为学生构思选材提供了依据。第三,作品在夹叙夹议中不乏生动的细节和诚挚的感情,学生应该好好体会。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令人爱不释手的回忆性名篇,如《我的母亲》、《背影》、《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老王》等,都是指导学生撰写回忆录的绝佳教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作品均入编人教版八年级教材,所以回忆录写作活动比较适合在八年级学生中开展。
再次,教师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活动,不断强调写作要点,定期向学生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名家回忆性散文,如张爱玲的《天才梦》、苏叶的《总是难忘》、凌叔华的《记我所知道的槟城》等。学生边读边写,收益会更丰。
3.写作。
写作是整个回忆录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可为期一学期甚至是一学年,活动结束后仍可鼓励学生坚持写作。写作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构思阶段,学生要先为自己的回忆录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或诗意,或个性,或阳光,或深沉,学生随喜好而定。接着为回忆录设计十五个或以上的主题,由教师审查每个主题撰写的可行性。第二阶段为撰写阶段,每周撰写一个主题,字数不限,可配插图、背景等。第三阶段为“出版”阶段,编目录,撰序言,写后记,做到尽善尽美。
4.交流。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是很高的,他们在最初的回忆录撰写中会获得满足感,但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参与的兴致便有可能逐渐降低,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花样,以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比如,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①读。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并朗读回忆录中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师生共同点评。活动前,学生要做好修改、熟读的准备工作,以追求最佳的效果。如果学生不做准备,仓促上阵,效果大打折扣,那么该学生将无法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感,而其他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这对整个回忆录撰写活动是不利的。
②猜。每个学生在回忆录中选抄最能代表自己的一篇文章,班长收集后随机挑选同学在班里朗读,其他同学则根据听到的文章竞猜作者的名字。这项活动可设置奖品,如果猜中了,作者、朗读者、猜中者均可获得奖品。这就促使学生在写作时剖析自己,抓住自己最突出的特点,还原最真实的自己。初中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对这类游戏竞猜式的交流活动是非常欢迎的。
③观。当回忆录撰写达到一定次数的时候,教师可考虑在班里举办一次回忆录展览活动。少数作品能集深沉的思考、优美的文字、端正的字体、精美的插图于一身,在展览时必能使阅者震撼,使作者自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重视这种正面积极的视觉交流、心灵交流。
④赠。每个学生在回忆录中选抄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并附上赠言,赠与自己的挚友留作纪念。这一交流形式可以让回忆录的撰写在学生心中变得珍贵起来,这样,他们会更用心地写,更用心地改,作品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