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劳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刘晓燕
[导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劳动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晓燕
        山东省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威海乳山 264500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劳动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更加近距离的贴近生活,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以及能力。农业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引导学生可以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劳动,并且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是更加理性的思维去学习劳动技术,并且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更加积极的情感,为后续技术革新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并且,农业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劳动教育的开展对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劳动教育;综合能力;道德品质;有效措施
        一、对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开展农业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技术课以及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会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人类农业劳动的重要性,也人知道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劳动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劳动改变了现今的人类社会,劳动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过去相比劳动只是形式上出现了一定的区别,其本质是并没有发生改变的。在实际开展农业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这样背景之下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1】。农业劳动教育的开展,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知到劳动的重要性,并且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以辛勤劳动为荣的思想,并在实践课程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劳动当中,并且积极学习劳动技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学生才可以在生活中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并养成吃苦耐劳、节俭的优良品质。,这也是农业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核心所在。
        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实提升,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教育环境,优质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条件,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也因此很多学生在生活当中严重缺爱自理能力,针对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这个问题。学生的思维普遍非常活跃,并且模仿能力极强,所以可以结合到农业劳动教育当中劳动技术课程内的一部分内容,针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农业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2】。农业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取一些竞赛的教学方式,并在竞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并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业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所以农业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对农业劳动教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兴趣爱好是让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是最为活跃的内部驱动力。

在实际开展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并针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并且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渲染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的创设条件,尽量调动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僧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尽可能的多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3】。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的农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得到锻炼,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只有将两者达到有机的统一,这样农业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才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开展农业劳动教育可以需要让学生从真正的实践活动当中,感知到农业劳动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并从劳动当中获得满足感,也会获得快乐。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在对任何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都会拥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正确的,但是教师在执行这个学习过程的时候往往会使用错误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北荣接受者,实际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课本内容是课程的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也应当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支配,教师担任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当中,并在课堂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学生对未知的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应当帮助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并在这种探索当中获取一种新知的体验感【4】。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并深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农业劳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丢做到亲自体验。这样就可以将课堂当中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当中,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出团队协作的作用。学生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团体,所以团队协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在开展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互相分享,并且共同承担风险,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劳动教育的开展是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劳动技术课以及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会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人类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极强的团体,学生应当在农业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在实践当中学习知识,不仅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窦福杰. 浅谈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天津教育, 2009, 000(010):51-51.
        【2】张蕊. 农村小学生劳动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辽宁师范大学).
        【3】段清波. 浅谈农村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希望月报:上, 2008(3):40.
        【4】雷建伟. 加强农业中专劳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J]. 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1996.
        
        作者信息:刘晓燕,女(1978.05-),汉族,山东威海乳山人,本科,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