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心小学 674199
积累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也就是说积累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积累的名言,从中可以看出积累的重要性。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既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品位的需要,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在古诗词学习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古诗词积累的意义和方法。
一、古诗词积累的意义
首先,积累古诗文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拓展视野。
纵观小学阶段的古诗词,都是古诗文中经典的作品。小学阶段要求积累的75首古诗文以其含蓄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人们所喜爱、传颂。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阅读、积累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健康的人格;可以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底蕴。
其次,积累古诗文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小学阶段要求积累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堪称艺术经典。古诗文的积累不是外显的实用。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古诗文的积累就好比带学生到泰山看日出,到海边去看海,让学生扩大胸襟,开阔眼界,去体验一种新的精神,一种新的境界。比如读了郑板桥的《竹石》,不仅体会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更领悟到了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从而坚定了自己的生活信念,要做一个像竹子那样认定目标能经受住任何生活磨练的人。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民族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
再次积累古诗文可以提升语文能力。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在熟读甚至积累古诗文以后,人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古诗词。春天看到柳绿花红时,常常会赞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看到荷花盛开,会不由得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看到菊花盛开,会脱口而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冬天看到梅花开放,也会吟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看到不同的情景,都可以用已经积累的古诗来描述,这样在很到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运用古诗词的能力,也呈现了他们的的语文能力。
二、古诗词积累的方法
(一)诵读法
在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初期,诵读是最好的方法。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中植入古诗词的根,让他们在自然诵读的过程中能了解古诗词的内涵,了解祖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诵读,是儿童深入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悟道”的最朴素、最可靠的途径。大声朗读、培养语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产生自信、体验成功。能做到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必须做好以下环节:
1.先把古诗词读正确
“读正确”是读好古诗的第一步。在开始读古诗时让学生们画出生字,练习读准生字新词、把诗句读准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流利。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汉语拼音再回顾一遍、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朗读时、要让学生反复不断地练习,在练习中获得读流利的技巧。
2. 教师要做范读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们初学古诗的时候,教师要做出一定的示范,以便于学生掌握读古诗的节奏和停顿。并且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老师的情感。
3.注重朗读指导
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能他们掌握古诗词的停顿与节奏,从朗读中慢慢品味诗词的的韵律、从而能够快速进入古诗词特有的意境中。
(二)背诵法
背诵是积累古诗词最有效的方法。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增强古诗词的积累,先从最简单的三字经开始练习背诵再到古诗词的背诵,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会发展得很快。到孩子6岁,可以上小学了,他们就会具有一定的积累。在去学习积累古诗词,对他们来说不是件难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注重了古诗词的积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内容较为简单,又很好理解的的古诗词了。
1.背诵从易到难,由简入繁
小学生学习背诵古诗词要从易到难,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古诗词。从最简单的《一去二三里》入门,简单浅显的语言,停顿分明的节奏,易于背诵,易于学生们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经常背诵,扩大积累
巴甫洛夫在《给青少年的一封信》中,强调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他把知识的积累比作鸟儿飞翔的空气。牛顿说过:“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他却说出了一个事实,没有先前科学巨人十年如一日的观测计算,就不会有他后来的惊人发现。 任何一门学问都离不开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发现与创新,也就没有创造。“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确,积累对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会背了一首首古诗,更重要的是在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了解了更多的古代文化,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会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
总之,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积累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当然积累不是一味地简单机械的重复记忆,而是用灵活多样的,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积累,让学生在积累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积累中体验古诗词的博大,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G《广西教育.B版》黄海华2014年第05期
《文学教育下半月》邓玉霞2010年第08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