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恩斯·哈布得什
新疆广播影视译制中心 830044
摘要:新时期观看影视剧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形式,其中丰富多样的剧情可以引发受众的想象,若翻译方式存在问题,会极大程度地影响观影效果。本文通过概述影视剧翻译的主要特点,围绕翻译思维、形式等方面分析翻译方法,进而在剧集所塑造的氛围内完成翻译,打破语言桎梏,借助影视剧实现文化传递交流。
关键词:影视剧;翻译方法;翻译思维
前言:影视剧中翻译不仅需要直译语言,还应加强对其他语言文化的认识,准确表达语言情感,使得影视剧中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充实,深刻表达其中的内涵。因此,翻译过程需要设身处地的感受影视剧氛围,了解其他语言文化习惯,打破文化和语言障碍,展示其中艺术价值,提升影视剧翻译水平,加强文化传播。
一、影视剧翻译的主要特点
影视剧翻译形式主要包含两种,即字幕和配音,需要翻译人员结合实际语境、人物性格、故事背景和画面情况完成有机结合,防止翻译不完整,使得观众无法理解。翻译的终极目的是使受众理解影视剧内涵,结合其需求做到“听其音、观其意,充分发挥翻译效果。艺术源于生活,翻译实际上是在影视剧基础上完成文字创作,需要结合基本文本特点,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大众性。结合受众语言习惯,使其理解和认同影视剧基本内核。第二,社会性,不同地区语言差异性,需要科学调整翻译语言。第三,语境性,影视剧中不同语境的人物对话内涵具有差异性,需要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当时实际情境。第四,戏剧性,影视剧中需要对语言完成艺术加工,结合主人公原意,在翻译时提升自身语言表现力,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同时,影视剧中包含许多要素信息,主要借助屏幕完成传播。部分信息晦涩难懂,需要专业人员完成简化翻译,加强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与普及,考察翻译人员专业水平和责任感,结合本土文化完成解读,提升翻译语言感染力。
二、影视剧翻译方法分析
(一)明确翻译思维
传统的影视剧中主要借助直译法进行翻译,对于外文通过逐字逐句的形式翻译为汉语,极易出现前句和后句关联性差、语言逻辑不通畅的情况,影响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因此,若想提升影视剧翻译艺术性,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引入作品文化。例如,英语作品的语言顺序和汉语具有差异性,若直译英语则翻译后内容颠倒,无法使大众理解台词具体含义。因此,翻译人员需要找寻汉语和英语思维的平衡点,带着英语思维观看原版的影视剧,并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汉语思维,提升其专业性,充分表达角色的思想和言行,提升影视剧人物的丰富性。
翻译主要面向两种语言,其背后是两种文化,因此需要围绕“二度编码”思维创新思维模式,将翻译作品和人物充分结合。例如,在《百万美元宝贝》中,“I only ever met one man I wouldn’t wanna fight.When I met him,he was already the best cut man in the business.”翻译为:我只遇见过一个我不想和他斗争的人,我遇见他后,他已经是拳击界最好的伤口护理师[1]。这段旁白是叙述人在影视剧最初的画外音翻译,画面是拳击赛。译文较为流畅,普通观众可以理解其主要内容,介绍人物弗兰基的身份。同时,单纯以直译思维进行翻译,极易出现表达不畅的情况,无法突出语言之美。翻译人员需要走进角色内心,借助汉语思维和逻辑重组语言,结合人物心声,突出翻译之美。
(二)创新翻译创作形式
1.加强形式对等
形式对等实际上是在影视剧翻译过程中突出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确保语言信息和信息结构相吻合,实现原文内容和翻译内容的对等,展示原文语法、词汇、句法结构和其他语言特点。
其中,翻译形式对等需要使翻译内容和原结构相吻合,十分考验翻译人员内容正确性和准确性。例如,常见的释译方式贴合原文结构,和影视剧评论相结合,帮助观众了解其中的文化习俗和语言文化。有时在翻译过程中极易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因此翻译内容需要做到简洁明了,在确保语义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字幕形式对等。
例如,You lower the IQ of the whole street.你拉低了整条街的智商。上述语言翻译的风格及对话长度与源语言类似,有时角色对话不仅停留在语言方面,还借助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内容完成情感传递。因此,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科学选择语义,若初始语言和翻译语言形式具有差异性,结合“功能对等”原则,需要做到内容最大,重视语义和内容对等。此外。过多翻译内容会挤占屏幕空间,对观众产生较大视觉干扰,需要科学处理影视剧字幕,重点表达语义和语言。字幕是观众观赏电视剧的主要载体,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戏剧内容,因此,需要翻译人员加强对于字幕的研究和实践。
2.关注影视剧人物对白
翻译主要对象是影视剧人物对白,充分体现翻译魅力,在翻译配音过程中可以体现译制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确保配音和作品充分结合。因此,良好的配音翻译需要充分结合作品、生活和剧情,突出风格化和戏剧化,体现出翻译的真实感。例如,在影片《起错》中,原文you’re dreased up.译文1:为你着装起来;译文2为你打扮起来,后者更贴合大众生活,因此需要在翻译过程突出生活化特点。同时,翻译过程需要强调积极性,突出人物对白的良性情绪和语气。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具有特殊性,不仅需要思维特殊还需要表达方式的创新,借助科学的表达形式加强和大众的对话,实现传情达意,提升译文的美感。
(三)结合画面特点调整翻译形式
首先,译文需要突出精确性和文艺性。观众在观看影视剧时一般会观看画面并浏览字幕,画面具有瞬时性特点[2]。翻译内容最好控制在10个字左右,确保准确简明并不缺失剧情内容,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尽量提取关键信息,消除冗余内容。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对语句完成解构,对于外文中的长难句分解为满足我国大众阅读习惯的短句,最大程度地减少语法和语言的障碍。二是省略部分词汇,不翻译多余应答词,简化多余修饰词。其次,翻译内容应尽量口语化,选择直白口语。例如,“this is my disguise。”若翻译为“这是我的掩护”,则较为生硬。可以翻译为“这样可以掩饰我的身份”,提升译文的生活化气息,吻合人物设定。最后,应及时完成翻译补充。虽然翻译要求简洁明了,但当存在文化交流阻碍时,需要尽量消除隔膜,补充必要信息,完成字幕信息补充。同时,字幕翻译应结合人物鲜明性格,体现影视剧的实际语境。
当前许多翻译人员常选择归化翻译形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大众观看文化障碍感,如《十面埋伏》中台词说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我索性连人带刀一块救出。若翻译为“I’ve rescued you,and your daggers as well.”其中中文语言习惯被省略,影响影视剧中的语境效果。释译可以保留影视剧中的文化要素,做到简短达意。在翻译中需要处理的部分是影视剧人物对白,其与背景音乐、人物动作、画面质感息息相关。因此,翻译过程的配音需要结合剧情、作品和生活,做到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建议翻译人员摒弃翻译习惯,结合影视剧情境,结合剧情完成翻译工作。译文需做到言简意赅,避免破坏语句整体节奏,确保观众可以及时了解剧情发展,实现人物话语和翻译的同步性。
结论:综上所述,影视剧结合教育、艺术、审美要素,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流畅和清晰的翻译可以加强受众对于影视剧的认识,体现出翻译重要性。翻译工作人员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提升翻译效果,以多种思维阐述相关文化,实现语言文化的多样与和谐,结合具体语境加强翻译,突出人物性格,提升影视剧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易嘉俐,陈明珠,舒琴.翻译美学视角下英美影视剧片名汉译研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05):125-126.
[2]王安.浅谈华语影视剧的字幕翻译[J].西部皮革,2020,42(0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