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周艳莉
[导读] 在林业建设中,要做好林业育苗工作,将营养繁殖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林业育苗中,
        周艳莉
        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415500
        摘要:在林业建设中,要做好林业育苗工作,将营养繁殖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林业育苗中,这样可以提升树苗的成活率,加快林业建设。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林业育苗过程中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应用中的优化办法。
关键词:林业育苗;营养繁殖;技术  

        为了促进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应科学合理地应用营养繁殖相关技术,充分发挥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的优势,达到缩短树苗培育周期的同时提升其成活率,促进其生长。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建设树苗培育水平的提升和林业生态环保建设事业的发展。  
         1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优势
        当前林业育苗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是营养繁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得树苗快速适应生长环境,缩短树苗的培育周期[。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原有母本植物的器官通过移栽或嫁接的方式使其快速生长。这种繁殖技术操作起来较简单,适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在林业育苗的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1培育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  
        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树苗的培育周期,这是因为营养繁殖技术是直接将母本植物的枝、芽、茎等生长能力较强的器官进行移栽,移栽过后树苗就直接以器官的形式慢慢生长。与传统的播种育苗法相比,省去了播种、育苗、萌芽和生长的环节,可以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另外,应用这种营养繁殖技术移栽的苗木器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以往生长过程中周边的环境和温度,在后期的移栽和嫁接中更容易存活。  
        1.2工艺简单,育苗速度快  
        传统播种繁殖技术有以下几个环节:选种、处理种子、及时催芽、种子萌发和生长等,在育苗的整个周期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育苗的成活率降低,同时还伴随着萌发、生长过程缓慢等问题,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幼苗受到周边环境或者自然因素影响的风险增多,同时幼苗的抗病性能低,适应环境能力减弱,导致成活率低,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反观营养繁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播种育苗前期的环节,育苗前挑选健康植株的营养器官,直接栽植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相应的经济成本也会降低,更适用于大规模的培养与生产。
        2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2.1在林业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定向培养林业树苗中特有的苗木特性,可以对一些优良的苗木品种进行定向培养。一些母本植物有一些稀有的性状和变化,林业建设人员想要保留这种特色,例如花卉植物的花色有变化、果实的大小更大,通过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将母本植物的器官直接进行栽植,然后分析植物特性的延续,这对于遗传学的应用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在改良林木性状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苗木植物生长更为茁壮,利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使得植物快速适应生长环境,并且遗传母本植物优良的特性,在进行后期的养育中定向培养,调配合理的营养土壤,提供良好的光照和温度,优化其生长环境,这样苗木可以生长发育得更好,可以改良苗木特性。
        2.3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目前高产人工林的大规模培育已成为林业生产的重点方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现阶段木材方面的需求量巨大。高产人工林,在美化环境之余,能大大增加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使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5]。

在高产人工林的生产中,营养繁殖技术因其周期短、操作程序简单,已经是大面积造林应用最广的技术。利用营养繁殖技术创立的林木种子园,相较普通同类林木的结实更早、更多,且种子的数量和品质都能有更好的保障。在运用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培养的高产人工林中,其苗木成林后,树木排列整齐,储蓄量高,而且林木的品质基本相同,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现代木材加工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3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现状
        3.1育苗方式不当
        在应用营养繁殖技术进行林业育苗时,后期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当前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时,工作人员没有考虑到苗木生长环境是否合适,所有的植物都按同一种包装营养土壤进行培育,这样一方面不能按照植物的需求培育不同的营养土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就是育苗过程没有保护苗木,会导致苗木器官受损,影响其成活率。
         3.2育苗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此种技术对于植物可再生器官的移栽和嫁接较重要,不仅选择的位置要准确,同时在移栽过程中对苗木器官要进行合理的保护,确保母本植物的器官可以进行再生培育。操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当前部分育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水平有限,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损伤苗木器官,不仅影响母本植物的生长,还会降低营养繁殖植物的成活率。  
        4营养繁殖技术应用方法及要点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推进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林业育苗中,要结合不同的植物种类选择合理的育苗方法。为了提升育苗的成活率,要掌握以下育苗方法及要点。
         4.1扦插育苗技术
        扦插育苗技术主要是将植物的枝条、茎、芽应用扦插技术直接培育到培育土中,然后在培育土中加入适当的营养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来刺激植物的再生成长,这样植物的器官可以再生成为苗木,实现了植物的培育。在应用这种培育方法时,注意扦插过程中保证植物能快速生根,实现再生,对于营养液的添加要有科学依据,选择可以刺激其再生的物质促进其生长。这种培育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影响,使得其定向生长。  
        4.2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育苗技术是将品质优良的芽或母本枝条嫁接到遗传性质不同的其他砧木或植株上,在有效愈合后,形成新的独立植株,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遗传性的稳定。所嫁接苗的根系,在原有砧木植株遗传特点的基础上,接穗母株的生长特点也会较多地体现在树冠、树干等部位。嫁接较常用在进行果树等栽培和林木种子园的建设中。首先,从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各种因素来说,当砧木与接穗嫁接后的匹配度越高,嫁接的成活率越高,这主要是针对接穗与砧木间的亲和力,而这也是考量嫁接成功与否的基础内容。与此同时,可以提升嫁接的效果。因此,一般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品种亲和力也很好。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为了促进我国林业建设发展,提升林业育苗效率,一定要结合不同植物合理地应用营养繁殖技术。要意识到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优势,结合当前的应用现状,掌握育苗方法的要点,不断优化营养繁殖技术,给植物提供良好的培育环境,提升其成活率,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庆成.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分析[J].商情,2020(40):72-78.  
        [2]郑海祥.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84.
         [3]薛占武.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探究[J].花卉,2018(24):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