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7期   作者:张水泉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国内,

        张水泉
        剑阁县龙源育才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种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国内,这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影响。初中是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和推广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目标,彻底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深厚的理论,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和道德修养,从而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承我国优秀的道德文化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培育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比较有名的孔子和老子等思想家的理论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渗透传统文化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名著,进而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象,汲取其中的精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大学》这本书提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古代先贤对于个人品德的深刻认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传承我国优秀的家庭教育文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社会现状,渗透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如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要问题之一,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地遵循各项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充足的精神和动力,促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这些具有深刻内涵和道理的话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让他们知道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传承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这样一来,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不同民族在端午节和重阳节等节日有不同的习俗,教师可以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特点,设计专题性的课程。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对本地区的习俗了解得更加透彻;另一方面,能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和当地的民族习俗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传承我国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给学生讲解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此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融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标。
        五、设置合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还能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中,逐渐悟出人生道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
        例如,在部编版“延续文化血脉”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懂得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个重要阶段;如今中国接受了很多新鲜的东西,那么中华文化还是中华文化吗?中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等,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逐一解答。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过程,更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过程,有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延续文化的血脉。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品行。
        参考文献
        [1]胡宗山.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2]林开杜.浅析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4).
        [3]司建.角色担当与专业发展——政治教学新手应关切的两个维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2).
        [4]戚焕凯.浅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