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芳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恰当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现某些传统的教学过程,形成微视频,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适当的选择合适的微视频构建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使用,这便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核心。本文主要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策略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传承。而现代信息社会千变万化,日新月异,作为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如果再不紧跟时代的步伐,也会被历史淘汰,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如果学生能从传统的课程学习中接受到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有趣的知识,启迪学生的认知世界,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的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已有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等有机结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素材,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让教学方式达到最优,让学生的理解达到最优,让教学效果达到质的飞跃。
一、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记忆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且之后的学习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兴趣教学的重要意义,也在不断尝试使用更有效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例如,在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然后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让这些图形进行变形,帮助学生去理解所学习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这种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中静态的图形变得生动形象,再加上有趣的背景音乐,可以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认识几何图形,理解几何思维。总的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化被动为主动,实现高质量教学的要求。
二、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将重难点展出,让小组交流讨论,做到人人有话说。要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在教学中大胆改革,改变原有评价体系。教师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形成积极动脑、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时钟》时,让小组合作找到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和描写的词句,可以画下来,也可以写下来。其中一个小组独具匠心,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让人思路大开。及时夸赞此小组同学思维敏捷,有创新,并奖励小组星,请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小组分享。投影仪上的表格让其他學生赞不绝口,纷纷效仿。
有了表格的介入,学生们在完成此项任务时,积极主动,速度非常快,展示时也更加直观,学生们感到有所收获,学生的劲头更足了。
三、通过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素材,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展示,如数学学科中的方程作图,物理学科中的求解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等。现在,我们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做到了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提高课堂效率。
任务教学法是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有些任务的布置可能字数很少,直接口述就可,但有些任务比较复杂,而且需要配有图片来进一步说明。这时使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大大减少布置任务的时间,这样就增加了课堂容量,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信息量也得以提高,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生的学习重心也会发生转移,学生不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教学情境以及课件的创设,培养学生信息提取、整理和加工的能力,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得到有效的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思维,通过反复的研究和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师生以及生生间的互动更有效,改善传统硬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充分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后,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也提升了综合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注意事项
虽然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果,但是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但这不代表老师就放弃自身的教学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教学内容实际,注重信息技术的选择性及适时性,切不可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信息技术必须遵循学科特点,将其交互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课件设计既要相对独立,又要保证课件之间的密切联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课件,突出学科特点及教学风格。
结语:学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并日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都与信息技术对其的推动有密切关系!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魅力为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改革中的不断运用,其必然能为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刘丽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模式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
[2]岳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 读书文摘, 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