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维坤
习水县第十中学,贵州省 遵义市564614
摘要:学生虽然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学习,但真正以体系模式开展的英语写作训练还是要到初中才正式出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更具有实效性,以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复合式应用和超复刻性语言创作为主要追求。就某种意义而言,初中生语言逻辑的形成和语感系统的建立就是在这一学段的语言应用培养当中实现的。基于上述基础,如何优化具体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完成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技能化理解,并在此前提下提高其书面表达素质从而提升英语写作实效,就成了摆在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课堂实效
写作是所有语言科目训练的最高技能要求,也是考查学习主体对该科目有关知识吸收、应用水准的最关键项目。在现实当中,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譬如初级词汇和句式出现频率过高,写作模式单一化严重,缺少足够的情感表现以及个性化元素体现力度薄弱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1.深化“读”和“写”的有机性联系,激活思维构架
语言本质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而“读”和“写”则分别是这种载体的信息导入和输出形式。通过大量具有指向性和内容性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在更多维度和更深层次上把握材料的行文脉络、逻辑构成和与情感内核,而后才能结合个人既有的学习成果对其表现手法和精神概念进行经验性转化和二次加工。在这个过程里,初中生最常遇到的障碍便是不能根据语法要求划分句子和文章的特定单元,这大多是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所导致的英语思维惯性不足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中式英语”。
所以,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必要手段营造足够全面的英语“读”“写”场景。比如在每堂课正式开始前,誊抄一首英文诗或文章选段并组织学生诵读,在课堂中强化角色朗读和场景模拟等授课方式的运用,在课下布置诸如排练英文情景剧的活动性作业,还可利用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影片和阅读英文书籍,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英语的环境应用特点和思维框架轮廓,也在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素材。
当然,在传统的词句讲解版块,我们也可导入相应的特点式思维讲授。譬如在讲解“Everything is in control”句子时,教师可在组织学生尝试以不同语调和不同语境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道:“这句话有无别的表达方式?”如果有学生能根据启发,利用逆向语言思维这种在西方语种中比较常见的语言逻辑表述,回答道:“Nothing is out of control”的话,教师应予以其必要的肯定,并以之为基础具体讲解涉及逆向语言思维的其他例句,如“I love everything belongs to you”和“Nothing belongs to you that I hate”,等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起到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引领学生从更真实的角度理解英语语言思维特点的功效,也能帮助学生感受到英语和汉语之间在翻译时重意而活形的转换要点,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交流诉求。
2.夯实知识性素材基础,丰富语言信息获取渠道
写作是词和句的艺术,对基本词汇、词组、短语组合和句式的掌握量和相关时态、变格应用规则的使用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在写作方面“不甚灵光”,一大主因便是对上述基础类知识的掌握还不到位,容易出现微异义词混淆、时态疏化、变格缺失和同意异形表达不足等之类的问题。对于这一方面,我们需要从基础入手加以解决。
在语法方面,教师要遵循由简而难、由干而枝的开展顺序,可视情况而要求学生暂时封存前期部分学习成果,从主、谓和主、谓、宾这种涉及最少语法性变量的句式入手,巩固学生对语法的概念性理解,而后过渡至包含可以作用于双重宾语的teach 、carry、bring、take等词汇的主、谓、宾、宾句式,完善学生这种对最基本句子成分的理解。完成这一步后,继续深入到主、谓、表,主、谓、宾、宾、补等在成分组成方面更复杂的句式,讲解系动词、副词、介词、形容词、名词之间的搭配规则和常见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树状语法知识体系。另外,在这一过程完成后,教师还可将词根记忆法、同根词变形规律等作为补充知识点加以说明,以对前述内容起到强化效果。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完成上述内容的讲解后,再从不同句子组成结构的角度入手逐步挖掘学生对句子组成模式由简而繁的渐入式潜能。譬如我们可以从具有最基本结构元素的单句开始,以理解难度明显低于实际水平的短句阶梯性地进入具备多重次级元素的复句,在讲解具体句意和组句规律的同时,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句子的发展模式,进而深化学生对“句子”这一概念的认知,为进行较高层次的阅读打好基础。
在完成上述内容的教学后,教师要重新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法学习成果,对二者进行关系疏离和求同性纠误,完善学生新形成的基本语法概念网络,并提供以具有代表性短语组合和句子为主要内容的练习对象,在实际训练中固化教学成果。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教师还要在同一阶段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词汇、词组和短语组合搭配意识的培养,引导后者逐步认识到同意异形句式和必要的连缀性语句在写作中所能起到的增色作用,并通过安排适当的练习深化这种认识给学生的具体写作带来的正向刺激。
3.积极引入并开发现代教学手段的增幅效果
既然时代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大的便利,那我们就要将这种便利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虽然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英语教学已经是一个相当普及的概念,但在具体应用当中仍有很多教师存在一些不到位的观念,将多媒体视作单纯缓解学生学习疲惫感的放松工具,或者用多媒体继续做着“中式英语”训练和机械性的模板例文记忆,并没有真正挖掘出现代技术在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方面的价值。
开展多媒体网络授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所具有的参与性、互动性、灵活性强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彰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多将课堂的节奏把握权归还给学生。比如在教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对课文进行有声速讲,对其中直接涉及课题的部分可做着重式播放,而后配以相关的英文歌曲加以渲染。在这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就课题内容展开自我表述,可先由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开始,再借由询问学生喜欢某种音乐的理由扩展话题,不断实现讨论内容的丰富化和生活化,最终调动出学生足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这期间,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并展示和阶段性话题实时关联的音频或影音资料,起到强化话题效果的功效。
除了素材搜集和展现外,对现有资料的二次化加工更是多媒体网络技术所独有的优势。初中生虽已在生理上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在总体上对新鲜事物和非常规的方法论仍存在很强的亲近欲,如果二者能合二为一,那么对学生所能产生的吸引力将是巨大的。在复习课或新授课的后半部分,教师可利用网络上大量存在的朗读软件、变声软件等系统,安排学生进行课文或课外素材的趣味化朗读,增加课堂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元素;或者通过一些续写打分、故事接龙等游戏平台,引导学生对现有资料开展趣味写作,实现对学生创作灵感和表达手段的双优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版块,它既是对其他方面知识技能的高度总结,也是对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最高衡量,同时还能对有关领域起到能动的反向增幅。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读”、“写”共促和英语思维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基础知识和语言素材的根本影响,还要充分认识新式教学平台和手段的提效价值,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完成对三者功效的进一步整合、扩展、升华。只有通过这一整套复合型的策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实质性激发,包括写作能力在内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英语教育论》【J】. 2014(0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