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静
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西校区
摘要:语文学习作为小学义务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促进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呈现出经典、趣味、新颖共存的特点。然而,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不足,阻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笔者将在下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的经验,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进行童话教学,从而有效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才能让语文教学变得事半功倍,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小学生天性爱玩,思维十分活跃,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童话便与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极为契合。因此,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开展语文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也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下面我们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与良好习惯
据相关调查显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仍有较多的小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相对于语文学习,他们更加喜欢参与美术、科学、体育等学科的学习,并未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无法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部分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与高昂的工作热情
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特点。[1]一般情況下,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享有更加良好、丰富的机会与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师也更加倾向于更好的工作环境,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公共基础设施较为缺乏,薪资待遇较差。因此,这就导致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年龄较大,相对缺乏丰富的知识储备与高昂的工作热情。
3.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外活动及阅读的扩展,教学方式单一
据笔者的交流学习经验可知,我国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较为传统,认为小学生尚处于萌芽阶段,不宜积极扩展学生的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主张小学生应当专注于现有教材的学习。另外,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仅仅专注于现有教材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童话教学的独特优势
1.童话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的发展特征,有益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知,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较为活泼,内心纯粹、天真无邪。[2]同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世界,能量旺盛。童话故事一般语言、故事情节较为简单,旨在传递真、善、美等优秀品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征。通过进行童话教学,不仅可以迎合学生的喜好特点,诱导学生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构建价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童话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增强
一个生动、感人童话故事的构成包含了各式各样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想象、比喻、拟人等,从而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妙的语文环境,让人们更加深刻的感受故事情景、领会故事内涵。笔者认为,通过此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与审美能力的培育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3.童话教学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童话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在语文学习之中,感受文化的熏陶。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进行童话教学
1.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童话情境
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相应的童话情境,然后将学生引入到所创设的童话情境中,促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而且也能够获得一些学习的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质量,还可以为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例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教师可以结合童话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扮演蜗牛,并深入情境体会获奖后的心理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蜗牛的行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到童话教学中
语文学科属于语言艺术,语言是否能够合理运用直接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合理运用语言,不但可以向学生传递有效的信息,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语言设计,确保语言运用的合理性,然后利用语言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童话教学中,这样可以促使童话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时,可以从童话故事中的对话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角色语气变化体会整个童话故事的情感走向,可以将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童话教学中。[3]除此以外,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设计,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到童话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3.借助插图辅助童话教学
童话教学与普通文章教学在教材中的呈现最大的区别就是童话教学内容往往会有一些相关的插图,而插图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童话教学中,由此可见,教师在童话教学时也要注重对插图的充分利用,这样能够促使童话教学顺利且高效的完成。例如,在教学《雪孩子》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雪孩子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内容总结雪孩子所具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童话内容教学,并要求学生在文字学习的时候思考文字呈现出的雪孩子的外观与自己想象的雪孩子的外观会有哪些区别,最后利用插图强化学生对童话故事学习的体验。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内容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童话学习渠道的多样化,从而能够促进童话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常规教学内容,童话故事内容本身就是虚拟的,大多数童话故事描述的都是主人公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普遍能够带给小学生美的感受,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对童话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创新童话情境、语言引导以及引入插图都可以成为童话教学的方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童话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茹.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20(8):159-159.
[2]陈允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4):206-206.
[3]刘伟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相关策略[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