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长春市第一七五中学130600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阅读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所展开的阅读学习实践活动。高效的主题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相关信息,拓宽语文学习视野,开发探究思维,感悟知识的深层次含义。目前,许多语文教师都加强了对主题阅读的应用,并创新了基础的教学方法,但创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少教学方法依旧存在缺陷,尤其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注度不足,难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面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当合理改进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优化主题阅读实践策略,引导学生在固有目标的带领下展开高质量的阅读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主题阅读教学
引言
常规的阅读教学是以语言文字知识的单向传递为主的,教师虽然会通过概括文意、分析文本布局、梳理文本线索与提炼文本主旨等多个角度展现文本信息,但是却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而长期的接受式学习行为也让学生养成了惰性思维习惯,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正因如此,学生无法通过阅读学习活动终身受益。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要重新调整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凸显主题阅读特征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能否具有成效影响巨大。初中语文主题阅读要求阅读者围绕某个独立的、相对集中的主题,在结构化处理学习内容后,基于阅读对象的多元性、开放性特征,补充丰富的阅读材料来拓展、充实主题内容,以支撑起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框架。在此要求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多篇文本的过程中,努力提取线索,进行主题串联,并归纳阅读中出现的障碍点等。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以上思维,那么便很难引导学生理清阅读主题内容。一些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仅仅分析教材框架,重视教材框架的层级梯形递进分析,而忽视同主题文本的拓展阅读要求,忽视“举一反三”要求,忽视多文本阅读比较及学生推理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便很难发挥其辅助效能,进而影响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并不等于教案,它只是课堂教学的大致框架,因此并不需要关注连续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设计主题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在挖掘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将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巩固与评价环节有效结合,并且要融入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精选教学活动等。
二、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
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近些年来尤为流行,目的是要让学生统一阅读一本完整的文学著作,既要由此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要让学生全面体会文学著作中的艺术价值、人文内涵,由此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通过阅读生成智慧的学习过程。如此,也有利于让学生自主传承中华文明,使其爱上文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活动,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让学生顺利实现自主阅读,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就会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推荐的课外阅读目录,以及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各个单元所推荐的名著导读作品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活动,希望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阅读国内外经典的文学作品。一般来说,我会制订统一的整本书阅读计划,如在《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就专门设计了一节名著导读课,讲解了《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以及鲁迅的个人经历与文学成就。接着,我就设计了弹性的整本书阅读周期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规定每一天的课外阅读任务,监督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这本名著,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
三、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学生碰撞思维、由浅入深理解阅读文本内容的主要活动。在参与主题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的影响,主动地进入文本场景中,接着得到教师的指导,灵活地应用阅读方法剖析文本内容,获得个性的阅读体验。接下来,则需要展示自己个性的阅读体验,通过互动交流,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无形中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碰撞思想,为深化主题做好准备。基于此,在实施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创设合作交流活动。比如,在组织“天下国家”活动的时候,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感受到古今中外,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近乎本能的热爱。但是,受到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的影响,学生自身对爱国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在学生批注阅读了文章之后,笔者鼓励他们联系自己对爱国的感受和作者对爱国的情感,在小组中谈一谈自己对爱国的看法。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人说“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密不可分,所以才会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兴盛奔走呼号,奋斗不息”,有的人说“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中,爱国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凝聚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哪一种看法,都表现出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如此积极情感的建立,是学生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的保障。所以,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后,笔者指导学生继续回忆阅读文本,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情感。
结束语:
总之,在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程安排,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阅读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多读书,用丰富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读好书,引导学生在优秀的语文读物的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素养,让学生爱上阅读,进而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思思.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0(33):53-54.
[2]肖婧.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20):167-168.
[3]李军林.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讨[J].新课程,2020(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