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全
四川省仪陇中学校
摘要:走出墨守陈规的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创新教育,在新时期具有特别重要教育意义。我们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以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发展创新思维指导下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教育;实施;有效
创新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强烈倡导,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思想与有效策略。在社会竞争加剧的当下,高中语文作为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而担当着学生奠基能力培养的重任,自然就应走出为高考而教的“应试”桎梏,多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让语文课堂少一点“一言堂”的独讲之风,多一点“群体言”的交流与互动,以拓展语文教育的宽度而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让语文课堂真正担当下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时代重任。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创新实施手段,有效展开创新教育,在提高教学效果中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培养。下面,我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谈谈创新教育在课堂主阵地中实施的一些实践感受。
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
这虽然不是创新教育实施的重要路径,但是创新教育实施必不可少的前提。因为观念决定行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制约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的重要原因。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与之对应。传统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毒害太深而“唯考是教”,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照本喧科,习惯于把篇幅几页长的文章都采取逐行式分析讲解。这种教学为完成任务,必须“满堂讲”,占用整个教学时间,而且还要“一言堂”,不准学生说话参言耽搁时间。把课堂据为己有是教师中心论观的典型体现,这种实践下的语文课堂也必然得到枯燥乏味“回馈”,让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大跌,打不起语文学习精神来。因此,作为语文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要广泛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做一名“杂家”,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扎实的专业知识不可少,这是教学的基础。开放的心态是面带微笑上课的前提,还要在反思中不断方法和效果的总结。只有这样创新思维,才能有效更新教学策略、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性思考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精神,就应该在宽松的氛围中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鼓励学生敢于放开思维去思考,放开想象去对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加工。而此时的我们,应学生对他们思维成果给予激励评价,让他们体验到创新思考成不成功都会得到教师鼓励。在这样宽松的有利于思维放飞的环境中,学生对已有信息改造加工就会显得更自由而不约束,想象或思考出来的成果就有创见而与众不同。如在教学完《采薇》后让学生谈谈《诗经》“六义”在表现现实主义中的效果。
在教学完《离骚》让学生说说屈原的政治抱负和美政思想。这样谈看法的“自我认为”,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根据实际谈谈观点,从而就会促进学生思考和想象放开,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
三、将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创新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教学策略,只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其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体现,因此,课堂中我们需要找准载体,结合内容进行渗透。
(一)改进教学手段,创新载体。随着智慧教育的兴起与实践落实,教学平板由此走进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的又一平台。正是由于这种平台的支撑,使得语文教学更富有乐趣。而课堂正中的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智能一体机,不仅呈现方式动态有吸引力,而且容量大,有丰富的资源内存,很容易将语文课文中的情节转化为视频播出。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成为了影视题材。而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又可将其相近的影视搬上大屏,让学生在趣起中放开思维去理解。进而敢想敢创。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师,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体,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新颖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主体能高度参与,并把主体能动性充分释放。
1.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群言堂”,鼓励学生在交流中有创见。语文实践中很多内容都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答案。不仅谈感想说理由的语言表达可以不同,就是分段、概括中心等也是有异声的。正是这种有“仁者见仁”的原因存在,才使得语文教学或实践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显得异常重要。
2.让学生读中体验和感悟。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把读还给语文课堂,不论是发声还是求速度的默读,都需要学生读中有思,边读边感悟。传统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讲完,学生还对课文还不熟悉。虽然高中语文教材长篇大论的多,读一次需要很长时间,但必要的初读、第二次深读和第三遍的精读还是不省。我们要知道,语文是读的学科,只有“书读百遍”才能获得“其义自见”的效果,语文学习感悟,前提就必须有读的实践体验。这一点,创新教育必然讲究而施之。
3.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语文课堂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是肩担“五育并举”重任的。而让学生美的熏陶而发展审美能力就是其中之一。而创新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强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编中是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的,课本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除了外在的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外,还有在字里行间的美,虽然点到为此,但篇篇有代表性,是我们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对作品分析理解中认识美的存在,进而引导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用语言来描绘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总之,处在新时期,竞争加强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应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为其将来发展有创新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春平,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外交流,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