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梅
山西省太谷中学校 030800
摘 要:结合语文教育实践从内涵和策略的自主性、层次性、探究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引导、培养学习主体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自主性;层次性;探究性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扪心自问”“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词句都强调反思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为经常进行反思性学习,我们才能做到总结规律、查漏补缺,才能发现问题、提高认识,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在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背景下,引导和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思性学习的概念
反思性学习是学习主体对自身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最终结果进行反向批判思考的过程,它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反思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二、培养反思性学习的策略
语文学习中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它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形成过程。根据构建理论、自主学习理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掌握以下策略:
1.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一种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积极主动独立地进行具体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反思的过程。学生是反思性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进行反思,才会有效果。因此,反思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培养学生语文反思性学习的自主性,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反思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反思性教学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有效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高中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已经难以再发生太大的变化了。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对于学习的过程来讲,反思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反思性学习的优势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要想实现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就必须重视对他们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反思性学习完全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们自我认知、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检验的过程,也是学生们对知识查漏补缺的过程。在学生们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语文教学知识体系再次进行回顾,将其中的重点、难点又进行学习。通过不断地反思,学生们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地提高。
2.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学生们反思的过程,也是学生们探究学习意识培养的过程。通过学生反思的过程,他们会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高效的灌输式教育。学生们被迫省去了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如此一来,他们就失去了探究学习意识培养的机会。语文学科,凭借着自身的趣味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很多学生投身到语文学习之中。但是,语文学科也有着很多的难点,要想学好语文也不是那么容易。唯有通过学生们不断地反思,提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意识,做到有效学习。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通过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他们必然会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如此一来,学生肯定会对发现的问题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的思维在无形之中也会得到优化和锻炼。同时,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也会在探索过程中渐渐浮出水面,学生也就能发现语文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规律,从而促进新的发现。学生们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科的全面发展。
2.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
语文学科的性质纷争不定,其具有功能大而全,重点难确定,训练低效,阅读宽泛等特点,这对语文教师的反思性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过于呆板的语文教学法常常受到各方学者的抨击,所以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成了现在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反思性教学正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条件。新课程的先进理念为我们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我们新的管理内容,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行为,反思性教学的思想精神正与之相配。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前主要是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等方面的思考。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我们教学的例子,发展更广泛的知识、情感教学。教学中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以及反应保持有意识的反省。作为反思的实践者,教师应该讲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情境的创建,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利用可以利用一切条件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争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问题得出不同结果。教学后的反思主要表现在对课程的评价上,落实在书写教学反思集上。所谓反思并非是单纯的回顾教学,而应该了解自己的教学结果,并对寻找生成结果的相关原因,对此进行相应的反思,问一问“为什么”,正确对待评价结果,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评价要尊重个人差异。
四、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及反思中的核心内容
现在,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师都已经接触过反思性教学,并且也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类似教学,只是还没有理论依据和科学步骤。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好多值得我们探讨的东西,如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选择用反思性教学,就可以在加深对学生学习的了解和自身教学认识的同时,在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发现一个新问题,从而不断地为自身进步积累资料。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七个步骤:反思、计划、准备、行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评价资料等。
现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高中语文也不能再限制于课本这小范围的知识,应该结合其它学习内容、结合生活,拓宽学习资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的反思是反思性学习的核心。它可分为课堂知识反思和课外练习反思,而反思不是知识的简单回顾和一般分析,而是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所学知识,它可以促进新知识在头脑中的强化和巩固,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学《秋水》时,课堂上用了相当的篇幅分析庄子哲学中的“万物齐于一”的思想,尽管引经据典补充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学生仍是云里雾里。通过反思,就会发现问题出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仍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正是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于是,在另一个班就及时作了教学调整,降低难度,突出“基础性”,从而就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对于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也经历了从陌生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当然,在实践与探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甚至盲点,但是,若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正确认识、执着追求,相信它一定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阮平章.试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育探索,2004(10).
[2]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