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改革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欧阳淑华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基础的一门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欧阳淑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芦笛小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基础的一门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能够获得知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除了获得基础知识以外,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引言:我国的教育在最近几年不断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中的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有不少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课堂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堂。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落后
        大部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仍然在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当中教师成为了主体,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2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都非常的单一,虽然学校已经在尽力作出调整,但因为上课的时间有限,同时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大多都是走形式,没有真正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整节课的氛围比较沉闷,大部分都是采用教师讲学生的教学模式。
        1.3语文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也比较跳跃,小学生更加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但现在的语文课堂大多都非常的枯燥,教师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课堂中容易忽略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果课堂过于枯燥,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算教师把所有的重点知识都讲到位了,学生也很难吸收,同时有不少的教师在课后还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这就让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会造成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抗拒语文。
        2.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2.1提高备课质量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学习,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提高教学的质量,为了能够给学生打造一堂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师课前备课非常重要,在在备课阶段也要加强学习,借鉴好的教学模式,解决在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备课时应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一个班级的情况不同,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教学方法,将各类资源充分的利用。在教学课堂上要善于提问,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不是提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听懂了吗?这类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提问,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够促进学生进步。


        2.1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图像和视频等方式能给学生展现出有趣的语文课堂,也为教师节省了时间,把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整节课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要注意多媒体是作为辅助教学,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和质量,正确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会涉及到视频播放等,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观看视频的时间,不能过长,要掌控好课堂的主次内容。多媒体有其优势,在使用时也需要教师把握好度,不要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导。
        2.3创设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创设适当的情境,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轻松的氛围下学生更容易参与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欢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涵,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学生才能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课堂,应该和学生共同打造的一堂优质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同时加强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置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理解能力也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把握难以程度,由浅入深,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从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语文课堂打造的更加有趣,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之后,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升华学生的情感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进步。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引导学生享受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曾锁平.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J].考试周刊,2020(54):27-28.
        [2]王江忠.基于课程改革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模式[J].名师在线,2020(14):50-51.
        [3]夏丹丹.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以六环教学模式为例[J].考试周刊,2019(62):56.
        [4]高健.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如何改革[J].吉林教育,2019(2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