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康要华
[导读] 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技能的内涵
        康要华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镇韩店小学 河南省漯河市 462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技能的内涵,以解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技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此问题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和指导提出了进一步策略,广阔的阅读范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阅读是借助文字了解世界、培养思维并获得语文优势的方法,是当代小学生产生接触美学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义务语文课表指出,根据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阅读能够显著强化文学素养,所以可以看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1.小学课外阅读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课外阅读能力是指在小学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督促学生依照自己的心意和兴趣选择课外读物,培育阅读兴趣,以不断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是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缺陷是逐渐发展的,应当利用这一时期的年龄特征,最大程度帮助小学生学习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2.小学阶段阅读中文能力培养的价值
        (1)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丰富情感体验。课外读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课堂学习内容不足之处的弥补,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经验,真切地领略到阅读的乐趣与魅力,这对于丰富学生语言和学科知识结构,增强文化情感,不断强化对于国家的信心和自豪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有助于强化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阅读中,阅读的内容通常由语文教师指定或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学生无权做出独立选择。与课堂阅读相比,小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摆脱课堂阅读的束缚,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和独立学习能力
        (3)促进小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课外阅读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历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学习文化的精髓,并对学生的思维和思维产生微妙的影响,人格与阅读和认知技能同时得到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与不足
        1.小学生阅读被动,缺乏自主权
        考虑到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许多小学生是被动阅读,没有独立的选择权利。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缺乏兴趣,对正在阅读的内容缺乏理解,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强化。
        2.小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量缺乏。许多语言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加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上课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增加额外的课外阅读时间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随着诸如计算机,、平板电脑之类的高科技工具的问世,许多小学生在放学后沉迷电子产品,大大减少了阅读的可能。
        3.小学生课外阅读随意性高,内容选择不合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少儿课外读物,迷惑了许多父母的判断力,导致他们无法从中正确挑选出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这些家长除了遵循教师推荐书目之外,还容易被各种推销蒙骗,致使学生的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机和随意性,不能形成科学体系。父母购买的课外阅读材料无法激起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质量不高。
        三、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指导的策略
        1.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写作水平与教师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在实践中,平时读很多课外读物的学生在语文测试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反之亦然。

原因显然是课外阅读使学生获得了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并且在预习或学习新的学习内容时,与其他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学习速度明显更快。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建立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等语文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强化语文能力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师应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并确保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例如可以设置亲子阅读日,给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计划,让父母陪同阅读,增进亲子互动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除课堂上课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增加课外活动这一举措的科学性在于增加了阅读形式的丰富度,能够激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使其体会其中乐趣。例如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读书交流、分享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阅读了哪些书籍,这些书给学生留下了哪些最深刻的感受和印象,以此为依据教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间的互动不仅能够加深对其在课堂外阅读书籍的印象,而且向其他学生推荐书籍这一行为本身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此外,还可以进行主题阅读活动,例如读书交流、讲故事比赛和创作儿童诗歌。这些活动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强化彼此阅读交流能力的机会。简而言之,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增进彼此交流,帮助学生对正在阅读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强化课外阅读的效果。
        3.教给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技巧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后要思考和谈论作者的经历,实现沟通,意见表达以及课后写作的结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特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阅读将获得更好的结果。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时先阅读前言,目录,附言等;在看报纸、杂志或其他刊物时,应注意查看文章标题和专栏,对文章主题产生印象。同时也应当将注意力集中于选择与平时学习密切相关或了解最多的部分。深入阅读自己认为感兴趣的某一章节,深刻挖掘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阅读后,教室应当指导学生在文章中提取高级的单词、句子和短篇小说充实词汇库。简单地说,学生确实有必要选择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强化阅读效率、以此改善阅读效果。
        4.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环境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以及学习环境,使学生全情投入,阅读也是同样,兴趣和习惯也要相应地建立在环境烘托的基础之上,建造有利于阅读的环境,会使课外阅读的推进锦上添花。关于阅读书籍的选择,教师和家长要赋予学生独立选择感兴趣书目的权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分散的,教师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没办法做到针对性教学,且课堂时间的有限性致使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购买学生喜欢的各种书籍,并在教室内安排一个小的读书角以便学生共享书籍。此外,还可以时不时地摘录,积累优美的单词和句子、著名的谚语等,相互展示,交流和讨论,用这些方式巧妙地强化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四、结束语
        阅读技能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长配合引导和学生阅读量的累积,以及不间断的教师监督。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创建具有浓郁阅读气氛的学习环境,并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乐趣,让学生逐渐养成定期阅读的好习惯,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其阅读技巧,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家长的监督以及学生的个人习惯和兴趣,能够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目的,提高整体小学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爱梅.让阅读之花开放在学生的心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2):16.
        [2]黄未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20(20):20-21.
        [3]赖燕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03):121.
        [4]李军.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幻画报,2019(06):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