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浅谈幼儿游戏化写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季洁
[导读] 游戏化的写生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世界的美好,

        季洁
        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延川幼儿园  325000

        摘要:游戏化的写生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世界的美好,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帮助。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使写生活动更具趣味,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本文首先分析写生活动中的问题,进而从四方面研究教学策略,以改善活动效果,培养幼儿兴趣。
        关键词:幼儿写生;游戏化;活动
        一、幼儿写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写生需要调动幼儿的观察力,要求幼儿认真观察、大胆落笔,然而目前活动中,幼儿会表现出缺乏耐心和自信,作品千篇一律的问题。这主要是幼儿的创作能力有限,对实物的观察不够细致,在绘画时往往是画出来的和看到的不一样,即便看不到屋顶写会画出屋顶上的细节,把自己脑海中的印象误当成写生内容。幼儿在绘画线条、形状时可能出现画错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时幼儿马上就会有泄气、懊恼的心态,甚至会直接丢弃画笔,停止绘画。由于写生存在一定难度,幼儿的绘画很可能出现瑕疵,若不及时引导和鼓励,将会影响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引导,用有趣的语言和游戏手段推进教学,让幼儿获得自信,认真观察,逐渐改善活动效果[1]。
        二、游戏化写生活动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以游戏手段指导幼儿
        有效的指导能降低幼儿的写生难度,使幼儿对绘画充满信心。教师要以游戏手段指导幼儿,用轻松生动的语言去描述,使幼儿体会到写生活动的趣味性,从而用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不强,需要教师进行关键的引导,首先要给幼儿自我发挥的空间,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再用趣味语言进行指导。
对不同的写生内容,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首先对幼儿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单个或组合物体的外部特征,继而分析局部特征,逐渐把握实物的特点和轮廓。比如安排幼儿画水壶时,先安排幼儿分散着坐下,然后邀请不同位置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壶。“老师,这是浇花的水壶”“哈哈,它的嘴巴好大”“皮皮,你看到水壶上的花朵图案了吗?”“水壶的形状像不像一只站立着的大公鸡?”教师逐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实物,使幼儿抓住实物的特点,以便在绘画时找准方向。
 部分幼儿在写生时容易忽略细节,教师要启发幼儿找出实物的细节特点,并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进行描绘。比如在指导幼儿绘画球鞋时,先启发幼儿观察鞋子的细节,先观察、然后以提问的方式:“看看这双球鞋它的样子像不像两只小船?”“鞋子上有一个大大的洞,它是做什么用的?”“鞋的底部有很多花纹对不对?有没有人发现花纹像什么呢?”幼儿们会发挥想象力,争抢着说出“像大海的波浪”然后将手腕上下浮动,做出波浪的样子。“鞋带一会儿钻出来、一会儿钻进去,真调皮!老师要看看小朋友能不能用你们的画笔抓住它”提出有趣的问题后,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马上就能掌握绘画要领[2]。


        (二)从幼儿角度讲解主题
        幼儿观察事物的角度与成年人不同,幼儿会更注重写生作品与实物的颜色是否相符、细节处的数量是否一致,却容易忽略创作的角度与实物的空间位置是否相同。讲解主题时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对实物进行分析,让幼儿学会自己观察、逐渐强化写生水平。
        教幼儿做人物写生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家长的照片,每个幼儿可以带一张爸爸或妈妈的照片,这样一来作品就会有明显差别。教学中能发现,幼儿能抓住一些主要的外貌特征,如发型、眼镜、身材方面,对于五官的把握并不准确。这时,教师要在幼儿的角度提出建议,可以启发幼儿“照片中的爸爸是不是在笑呢?笑起来时眼睛像不像弯弯的月亮?”“你和爸爸一样都没有胡子,但是你们的身高、胖瘦、都有很多的差别,对不对?”通过对细节部分的引导,幼儿会认真观察照片,大家能发现自己家长的面部特点,可以在创作时涌现出丰富的想法。教师要尽量用幼儿的语气和思路去分析主题,锻炼幼儿观察能力。
        (三)趣味语言鼓励幼儿
        幼儿对于线条复杂的写生比较畏惧,总是担心自己画错了、画得不好看。这时候就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充分鼓励幼儿,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的作品都是第一无二的,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对幼儿作品进行点评时,也要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与绘画的密切联系,从而享受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比如在安排幼儿画水壶时,一些幼儿急于落笔,结果一笔画下去就发现不对劲了。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避免幼儿灰心丧气,要告诉幼儿这多出来的一笔可以修改成有趣的装饰“画成一颗跳跃的小水滴是不是很好?多出来的线条正好可以展示小水滴跳出来的轨迹”,艺术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要允许幼儿在创作中有奇特的想法,教师应用温和的态度与幼儿交流,保护幼儿自尊心,用巧妙的办法化解活动中的小问题。
        (四)亲近自然制造良好活动氛围
在自然环境中写生能放松幼儿心情,带给幼儿别样的绘画体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景物,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写生素材。户外写生时,幼儿能感受到阳光、温度和鸟语花香,会给幼儿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幼儿对写生活动的好感度也会提升。
        秋天,在户外对银杏树写生时,幼儿会对满树的叶子感到苦恼,会想:这么多叶子,要画到什么时候啊!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大家想一想,银杏树的叶子,像不像我们手工制作的小扇子?”“小扇子飘落下来,地上是一片什么颜色?”幼儿会联想到金黄的扇子,绘画时脑海中会呈现扇子的样子,就不会觉得枯燥。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幼儿可以一边享受自然风光一边创作,对幼儿写生兴趣的培养十分有益。
        游戏化写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轻松的活动氛围,将枯燥的写生过程转化为有趣味、有思考的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在活动中与教师一问一答,对实物特点进行分析,也能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通过巧妙的引导,幼儿不会觉得写生枯燥单调,反而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使幼儿审美能力逐渐提升。
        写生活动能引导幼儿去感受美、创造美,让幼儿的美术水平在活动中逐渐提升。教师要根据幼儿兴趣和绘画水平合理推进教学,要以兴趣启发为主,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改善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潭.话幼儿写生作品之趣[J].好家长,2018(68): 206-206.
[2]顾颖.美术写生也疯狂——也谈儿童视野下的幼儿园写生教学[J].考试周刊,2017(77):155-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