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一日生活中的组织实施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赵丽艳
[导读]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推进,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
        赵丽艳
        寿光世纪教育集团东城幼儿园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推进,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重视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成长的意义。而将课程游戏化与一日生活相结合,能够让老师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幼儿,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一日生活;组织实施
        将课程游戏化应用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于帮助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也逐渐被幼儿园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游戏化应用其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用游戏精神进行的课程游戏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能得到提升,更能丰富幼儿园的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认知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之于幼儿教育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一日游戏化是现阶段基于幼儿园幼儿年龄特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将其应用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而言,将其应用到幼儿园实际的教学当中,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简单来说,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过程中,由于受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制约,如果教师单纯依靠教学引导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将一日游戏化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这样可以直观地让幼儿对正确的行为习惯进行认知,然后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2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幼儿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较低一直都是学前教育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其不但会对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幼儿的成长。但如果将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应用其中,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对于幼儿来说,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其参与程度以及积极性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幼儿会对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参与其中。基于幼儿喜爱游戏这一性格特征,将一日生活游戏化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将游戏精神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1.3有利于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其教学内容多元化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将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应用到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同样有着积极意义。具体来讲,对于幼儿园活动而言,其本身就是丰富多样且类型众多的,比如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划分的感知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等,通过在一天内开展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
        2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存在的问题
        游戏形式进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游戏能够释放幼儿的天性,扩展其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但是通过对幼儿园的实际调查显示,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优化的现状并不乐观,游戏形式介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时机、形式及衔接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优化缺少教师角色的引导,幼儿教师是游戏化生活教育的主导者,幼教应当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形式,将游戏和生活的着力点结合在一起,但是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游戏引导,幼儿一日生活的游戏形式选择和游戏时机设定不合理,游戏形式对幼儿生活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助力支持,从而影响了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优化的有效性。其次,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游戏设置上缺少多元化的方式,游戏化形式选择和一日生活的衔接性不足,从而导致游戏形式引入效果不佳。
        3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一日生活中的组织实施
        3.1课程游戏中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幼儿园而言,幼儿园教师为了提升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感与成就感,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发挥主体地位。在一日生活的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通过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有益于幼儿发展的认知和经验,体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一日生活中开展的意义。
        3.2游戏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能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和尊重的幼儿的选择,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去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对于世界的一切还处在探索阶段,幼儿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带着幼儿走进世界,并培养幼儿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是幼儿游戏参与的先导,在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中,能激发幼儿积极探索、思考及创造的能力。通过将游戏化的精神贯穿到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主动参与,在游戏中、在具体的情景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3选择游戏时要有针对性
        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游戏化的选择上要有具体的针对性。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是在不影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活动中的游戏只是为了单纯的做游戏,则失去了课程游戏化的作用。例如,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时,幼儿园教育可以结合传统节日组织一次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包饺子的活动。幼儿需要共同参与讨论需要的食材种类以及包饺子的具体步骤。有的幼儿可能认知方面比较薄弱,教师可以引导其加入挑选食材的队伍中;有的幼儿可能动手能力差一些,教师可以鼓励其参加到包饺子的行列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幼儿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认知。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不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日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一日生活中的继续开展做好铺垫。


        3.4合理投放,区角活动游戏化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部分,指的是幼儿在活动区中进行某种特定活动。要想在区角活动中体现游戏精神,教师应以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为依据,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的学习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幼儿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自然地获得知识。
        例如,在进行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时,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以游戏为载体的区域活动,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幼儿展示废旧物品制作成的服装图片,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然后把准备好的废旧纸盒、塑料袋、彩带、布条、泡沫板、瓶盖等材料拿出来,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发挥创造力,与同伴合作设计环保主题的服装。在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下设计完成之后,让幼儿穿上自己参与设计的服装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创作思维,同时也起到了对幼儿环保教育的效用,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的作用,使幼儿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3.5有效整合,促进户外体育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游戏为载体、以幼儿兴趣为依据,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增强身体素质,为幼儿日后更好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开展中,教师可根据多方面因素来进行整合,对户外活动精心设计,包括场地、材料、环境等,为幼儿参与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唤醒幼儿的参与意识,提高幼儿的参与主动性,进而使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获得身心发展经验。
        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如果一直采用单一、重复的游戏形式,不但不能保持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热情,而且还会影响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创新户外活动形式,可将民间的一些趣味游戏融入其中,将其与户外活动相整合,为户外活动增添一定的游戏元素,提高户外活动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快乐的参与中获得体育技能,使幼儿感受到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为幼儿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3.6游戏形式的创新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优化应当从游戏形式创新入手,提升游戏形式的教育性,通过游戏教育让幼儿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从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逐步积累知识。例如,大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情况来创建词汇接龙游戏,让班内的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接龙游戏中,这种接龙游戏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同时开动幼儿的想象力去搜索更多的词汇,通过教师的启发性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丰富的认知和生活技巧。其次,教师要开展游戏的想象力,创编一些独特的游戏活动,例如很多民间游戏包含了很强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对民间游戏的改编能够调动学生的游戏积极性,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展示优秀的素质,和周围的玩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丰富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再者,幼儿园可以将智力游戏引入到一日生活中,提升幼儿园游戏素材的教育深度,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科学的思考方式,让幼儿是抽象的世界有初步的认知。
        3.7幼教游戏引导者角色的凸显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的引导作用,由于幼儿的自我组织能力较差,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游戏形式往往会陷入到无序混乱的局面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介入的方式来成为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并通过和幼儿建立游戏合作关系来了解幼儿的认知世界。幼儿教师在游戏中可以进行语言引导,在每一个游戏中,都隐藏着人生道理和科学哲理,幼儿很难领悟到游戏之外的道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帮助幼儿了解幼儿更多的人生道理,逐步启发幼儿的心智。再者教师引导角色凸显应当体现在行为的指导,教师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游戏的观察者,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达,教师要积极进行回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观察幼儿的行为,并通过回顾游戏、情景再现、解决问题等方式与幼儿一起探讨游戏,从而保证一日生活中游戏形式的有效性。
        3.8注重幼儿个体的游戏差异化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引入游戏形式不应当一概而论,由于幼儿个体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游戏设置也应当凸显这种个体差异性,要结合幼儿因材施教,注重幼儿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游戏中,要进行常态化的随机指导,根据游戏的进行状况和幼儿的参与程度作为指导的切入点,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内心需求,从而不断优化游戏模式,将游戏推向差异化的层面,让不同的幼儿个体展示某种方面的能力和天赋,实现游戏活动和幼儿能力提升的融合。其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习惯来调节游戏方式,促进游戏中情感的释放,带动幼儿游戏热情的激发,并展现游戏形式对一日生活的教育提升作用。
        3.9通过课程游戏推动幼儿认知
        在幼儿园教育中,认知发展是幼儿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幼儿园教师通过有意义有乐趣的游戏课程,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化的一日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认知发展。以植物认知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种植蒜苗的游戏,每一位幼儿都准备好容器种植自己的蒜苗,然后放在自然角观察。教师给幼儿分组提供一个植物成长记录的记录本,鼓励幼儿记录蒜苗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幼儿观察蒜苗的成长过程就是推动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教师通过幼儿动手实践的方式将课程游戏化,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种植蒜苗,要比在单一的说教活动中更能了解蒜苗的成长过程。与此同时,对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一日生活中的开展与实施具有推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也是引导者,应巧妙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在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中,还需要我们去大胆尝试、思考与创新,教师要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敏锐地发现幼儿的所思、所想、所做,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使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里健康、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 [J]. 郭玉仙.  幸福家庭. 2020(03)
        [2]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J]. 陈莉.  才智. 2019(20)
        [3]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J]. 贺英.  甘肃教育. 2019(12)
        [4]浅谈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 [J]. 李凡.  新课程(综合版). 2019(02)
        [5]生动有趣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之谈 [J]. 秦媛.  新课程(综合版). 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