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梅
梧州市新地镇中心校 广西梧州 543103
摘要:数学是一门学科,充满着科学性的内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数学教育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一些训练来实现,创造外部有利条件,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创新意识;培养
引言: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的,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改指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趋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小学开始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小学生创新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体验创新的过程,体会创新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的全面发展。
一、兴趣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引导学生持续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求知的最好动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便捷的内动力,兴趣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对学习树立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主导变为引导,不再以给学生灌输知识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主导的核心,引发创新的动机,教师需要使用鼓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小学生喜欢玩,对玩具很感兴趣,那么为什么喜欢玩呢,可能是由于在玩游戏时,可以产生一种持续不断的乐趣,这种乐趣是自然的吸引力,吸引着学生持续不断的对于创新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课时,准备好教学的工具,简单提问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各种有利因素,进行创新,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数学变成了可以看得见的东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使学生清晰明了的知道概念,提问学生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具有这些图形元素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融入实际生活,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更长期的发展。
二、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防范扼杀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也是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优势,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然而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好奇心也是创新意识的启蒙,对于外界的所有一切,小学生都是充满着好奇心的,外界的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刺激好奇心的外动力,利用好天然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小学生仍然还是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情都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还没有对这个世界建立起足够的认识,不是很全面的理解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灵活,发扬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现,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节课时,小学生是对这个有点好奇的,生活中经常也会有使用到一些方向的时候,小学生多多少少有点体会,所以在导入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激起学生想要了解位置以及方向的好奇心,通常位置的确定是由一个方向确定另一个方向的,根据地图的方向的东西南北,让学生画简单的图,在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交流讨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环境,营造自由舒服的氛围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的大,安静的、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创新学习有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处在一个自由舒服的心理氛围中。此外,教师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做朋友的相处模式,使得学生放下恐惧戒备的心理,信服教师,相信教师,教师良好的素养,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与学生交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学生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保持心理的自由,不需要任何的束缚,使学生真实的表现自己的各方面,坚持自己的想法,勇敢的提出问题,与不一样的东西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知识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觉得具有成就感。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节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的认识,进行自主探究,探索时间的奥秘,从时间这一影响人类生活的事物,深入理解,有更深层次对时间的了解。
五、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交流产生碰撞,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思想的火花得到点燃,对问题会有更深刻的解析,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思维,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交往, 善于与别人合作, 自尊心比较高,放手让学生与人交往合作,使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这样更会具有创造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于更好的发展。
六、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得真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是方便有效的途径,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动手,手和脑一起使用的方式,更具有深刻的记忆,也能够激发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小学生在自主实践的活动中,会收获心理的满足,极大地促进心理上的兴趣,对学生开放教学的内容,发挥想象力,不要轻视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力可是很丰富的,由于年纪小,思维不受限制,思想是极其自由的,小学生渴望自由,也正在向自由靠近,任何一种只要是让他们感到感兴趣的事,都会全心全意的奔赴,教师把实践的内容生活化,贴近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形,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常见的东西,如硬币,相信大家都见过硬币,硬币就是一个圆形的形状,还有车轮,也是圆形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圆呢,它都有什么作用呢,提供学生一些物体,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圆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实践,自己观察,教师尽量少一点提醒,让学生自己去得到结果,这样也会有很多的乐趣,是自己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模仿学习到的这些基础的物体,从这其中得到灵感的启发,激发想要创造的渴望心理。
总结: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相信学生,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小学是学生思维最发散的时期,学生也容易被事物吸引,往往具有很大的专注力,去做一件事,认为有意思的事,所以,教师应该使用有效的办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发散更活跃,有了活跃的思维,便可以发现创新的机会,也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余玲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2):196-196.
[2]杨会英.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科学咨询, 2020(7):180-180.
[3]李金贺.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交际,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