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腊梅
身份证43042119901008****
摘要:最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以及理念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革新产生了巨大转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核心素养也和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基于此,本文将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述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关键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渐渐地被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模式所替代,受到了师生的喜爱,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懂得怎样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构建学生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和思维结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地提升。
核心素养学科化的具体反映就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并且学生是通过课堂学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后发展中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品格。数学素养在内涵中有较为清 晰的界定,需要教师通过日常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本体素质,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以及同专业教师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依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需要明确完成的教学目标有:①小学生要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③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灵活地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④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并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完成四个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着重发展小学生的十大数学核心素养,让其灵活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使 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2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由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已达到了小学时期的最佳水平,他们往往更加喜欢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被充分地开发。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试图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还要依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结合课程新知为学生准备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而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动画人物之间的对话内容。情境中有一对母子,母亲拿来了一份银行存款说明,上面写着:我行年利率为2.05%,第三年初需要扣除这两年来的20%利息税。母亲想要向在这家银行中存入30000元,并让儿子算一算在第三年的时候可以获得的本息和是多少?学生根据情境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并结合已知条件整理出各项信息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问题进行数学求解。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将生活中的百分数与数学知识进行结合,利用数学思想解决了该现实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百分数应用能力。再如,“圆环的面积”学习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片。图片是一个带有圆形环道的花园,利用该图片向学生创设情境:我市打算在中心广场中建设一个直径为8米的花园,并沿着花园的边缘还需要修建一条宽为3米的圆形环路。
要求各位建筑设计师向市长提交圆形环路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在其中扮演花园设计师的角色,增加学生角色的带入感,认真地解决了该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情境模式中完成了数学新知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了数学技能,完善了数学思维,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2 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
面对当下过于依赖教材、机械操练的现象,要想在数学课堂中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理念,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开放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教师工作者不断地给予其关注与帮助。教师的引导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教师工作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开放的学 习氛围。一方面,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在无形之中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鼓励和督促自己。另一方面,在这样开放活跃的教学氛围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增强主导性。也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之处。这样的教学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独有的一份快乐,这样便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发言并解答问题,谈一谈自己列方程的思路与想法,并将学生的思路展开解析与评价,鼓励学生多多表达;同时也要深刻感受小学生学习列方程时的难点和疑点,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多多向老师提问题。这样一来,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了许多。
2.3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师 要具备较好的自身素养以及授课的水平,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会受到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师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因为现阶段教学领域在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速度,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才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去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领学生渐渐地将自身学习的能力进行不断地提升。例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注意作业量不能过多,学生的精力不能全部用在解答数学习题上面,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能力的目的。
2.4 注重师生之间交流,进行全面评价
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数学学习之前和课堂学习的 时候教师都要增进和学生的交流,并且可以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查找更多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把握住学习的机会,增加对学习的认同感。教师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应用一切能够应用的机会创设情境教学。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学习成绩,要注重自身的成长变化以及自身行为表现。 教师应利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查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不断向他人学习,从而形成互相进步、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加强对学生从数学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训练,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越来越多样化。现代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由此变得十分重要,并成为了教师关键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海萍.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1(06):39-40.
[2]徐建荣.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授课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81.
[3]何谋霞.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2021(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