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华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中廖小学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一直都是教师感到苦恼和困惑的问题,因为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打击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但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呢?下面本文将对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及分层教学,还要让小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对教师虽然对学困生的转化引起了重视,但是在方式上和观念上存在着诸多的不科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转化每一个学困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明确的逻辑关系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充分和全面地掌握、理解旧知识才能进行,而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是以整个单元为整体开展的教学,并且当今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讲述的都是同一类型内容,所以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单元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同时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产生明确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单元的教学效率,对该单元所讲述的内容有一个深入地了解。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帮助,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无法将知识点之间产生联系,但是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将整个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之后开展的教学,所以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可以对该单元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的逻辑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和降低学习难度。
(二)有助于创新和改革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大单元内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讲解经常会出现分离的现象,比如在开展人教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个单元教学的时候,其中有讲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内容的讲解,但是很多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会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讲解,殊不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分开讲解的话学生在理解起来和学习起来会出现混乱的现象,这是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较多的相同点,当然也有较多的不同点。但是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整合,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并且开展关联性的教学,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做到学困生的转化,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点问题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旧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困生转化不够重视,因为班级内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引导,但是教师并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学困生数量也会逐渐增多。
其次,大单元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仅仅只是讲述新知识的时候才会对旧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将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联系,这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的增多会导致学生感到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甚至个别学生还出现了放弃的心态,最终导致这些同学成了学困生。
三、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对大单元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开展整体教学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大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且将大单元教学内容总结成一个整体,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这个整体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就会逐渐深入,教师也避免了在教学中出现知识分离教学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有效地促进学困生转化效率的提升。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将之前学习的数据统计和其他的统计图进行总结,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自己制作整体教学计划,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整个单元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类并且制定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教学内容,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按照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避免了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单个讲述知识而导致学生不能将这些知识产生联系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在整体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降低学习难度和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二)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大单元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结合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作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使学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和内容,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就像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物体简单以及颜色各异的几何体让学生们观察,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抽象的立体图形让他们欣赏,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并且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日后的学习中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三)结合大单元教学内容开展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展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在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师可以引入游戏进行教学。比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加减法》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开展趣味性的教学就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首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让学生完成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我可以给予一些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也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做到学困生的转化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和内容,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大单元视域下提高学困生转化的效率,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可以得到提升,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姬娜.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008):P.217-217.
[2]张夏旭.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7):267.
[3]陈文清.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