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春香
广西贺州钟山县凤翔镇中心小学石角教学点 广西贺州 542609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培养,所以新时代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开展教学,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个人素养。尤其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更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来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从而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班主任的管理观念直接影响到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成了当今教育教学的重点,因此做好班主任和管理工作和德育的有效结合成了广大小学班主任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但是从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来看,德育的融入并没有取得突出的效果,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融入的因素依然还有很多,比如下面提到的几点问题就是当今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陈旧,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则是班级管理方式的陈旧,比如有一些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往往只是在口头上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对于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则没有引起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小学生在知道遇到事情的时候如何做,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不仅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甚至还会导致小学生感到德育知识对学习非常枯燥,最终失去了德育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当今小学生有着较强的个性,但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却长期没有变化,比如有些小学在一年级的时候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等到五年级的时候依然还在使用这个管理制度,熟不知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管理制度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差异,如果不及时更换管理制度和方式还会影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德育的融入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管理效率低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以及性格特点上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要严格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这样才能做到“以德服人”,才能使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培养和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而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有些小学班主任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这一时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己会明白一些道理,所以在这个时期只需要做好文化课程教育即可,因此导致在德育教育中采用的方式单一。而教学方式的单一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导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效率低,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融入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是保障班级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班风和积极向上班级氛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好班级管理才能为德育教育的融入奠定基础。而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是学生一日生活和学习中接触最频繁的人,所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和教学观念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也是当今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再加上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更要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为重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德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融入的策略
(一)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想要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小学班主任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且认识到自身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之后在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融入的有效性,从而规范学生对一些行为和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我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为了将德育通入到管理中作中首先加强了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就像我在日常教学中深入挖掘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再比如我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展示道德品质教育的短片,又或者是利用感动城市十大人物事迹进行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我加强对德育教育重视的体现。通过我定期的开展德育教育以及不断的更换德育教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也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
创新德育内容不仅需要教师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则是拓展德育教育资源,通过拓展德育教育资源使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德育知识,比如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学生们在学校的事例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当发生争执的时候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学生等等,这些虽然都是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内容并不能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因为德育水平的提升不仅局限于学校教学中,同时还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日常生活中尊敬师长、遵守交通规则以及爱护公务、遵守法律法规等都是小学德育教育中需要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每一个小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需要具备的品质。当然,除了创新德育教育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创新管理工作的模式,比如在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作中德育融入模式的创新,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斗志,可以使整个班级充满学习的氛围。而想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首先需要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班级氛围营造的重视,并且以德育教育为目标营造积极、线上的氛围。比如我在班级内张贴了一些感人事迹、团结互助故事等内容,在班级内营造出团结、互助的氛围,使同学们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在班级中快乐的成长。此外,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教师还可以利用主题周、主题月等活动,通过对班级进行场景布置,主题创设的方式打造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浓厚的班级,再加上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和好奇心,因此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的投入到班级氛围的营造中,从而感受班级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而这正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的融入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且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来做好德育在日常工作中的有效融入,从而促进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燕.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7).181.
[2]施小云.以爱育人--小学班主任有效德育的策略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9,(7).298.
[3]谭霞卿.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