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刍议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温向华
[导读] 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的渗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

        温向华
        五华县梅林中学 514445
        摘要: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的渗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提高对励志教育的重视、改进励志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完善相应教育机制等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初中德育励志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引导学生德育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励志教育;初中德育;教学应用
        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励志教育活动,来激励学生不断奋斗,帮助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学生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给予励志教育所需的各方面支持,有效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并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励志教育的有效性,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渗透励志教育的意义
        针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在心理情绪上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比较高,一旦学生在心理上存在问题,必将会给学生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励志教育是初中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接受教育理念和提高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端正教育态度,规范自身行为,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所以,初中学校应加强对励志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个人都能明确励志教育的价值,并把励志教育渗透到初中德育教育管理活动中,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二、初中德育管理中励志教育理念的渗透对策
        1开展励志教育课程
        励志教育课程可以是从给学生一些有鼓励性的心理暗示开始,信心对一个人能否成功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开展励志教育,就要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始。观察成年人的世界可以发现,往往越成功的人,其自信心越强,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起点,有的人可以坚持到底,而有的人却半途而废。由此教师和家长要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励志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信念的教育。人拥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执着地做完一件事情,才能够更加容易走向成功。而如果学生没有积极的信念,很容易就会使自己长期处于黑暗的状态,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比方说,学生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会导致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认为自己什么也学不好做不好,从而使得学习成绩无法提高。学校在开展励志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审视自己的不足,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克服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2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以往的励志教育中,教师都是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对此的认识以及感受比较小,无法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共鸣,也就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实践教育活动,或者实践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小,面对这种枯燥的理论教学,学生对此的往往会比较排斥。所以,教师应该在励志教育的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并且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规律为基础,选择合适、有效的励志教育实践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来呈现理论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所吸引,提升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参加讲座,来体会不一样的励志教育形式和内容。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环保公益活动、团队建设活动以及自主探究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更加深入感受实践活动的目的,实现励志教育的价值。
        3结合挫折教育,提高励志水平
        励志过程和奋斗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挫折阻碍。基于此,要想提升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应该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把励志教育与挫折教育充分融合,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勇于面对各种问题。如同我们做试卷的题目,总会有错的时候,挫折作为我们生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更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其不但会给人们发展增添苦恼,阻碍人们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化挫折为动力,只有认识挫折并战胜它,才能获得成功。其次,磨练学生坚韧挺拔的品质和抵抗挫折能力。在学生面对挫折过程中应勇敢面对,不可退缩,奋发图强,养成顽强的品质和拼搏能力。在面对挫折失败时,也不可轻易放弃,培养学生总结经验的能力,寻找下一次成功的秘诀,另辟蹊径,再次迎接挑战,敢于战胜它。最后,提升学生监控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针对性磨练,真正实现超越自我。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学生自信心,只有具备自信心才能不畏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成长。
        4丰富实践活动,保证励志教育针对性
        说教作为最不具备说服性的教育方式,为了提升励志教育成果和水平,应根据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定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其为载体进行励志教育。例如,通过举办学科竞赛,让学生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科研成果,挑战自己,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学生励志动力。再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接受社会教育,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5营造励志教育环境
        首先,在班级当中构建起励志文化氛围。创设励志教育班级活动角,并且让初中生自己设计一些励志主题的手抄报、绘画或书法作品等悬挂到教师墙上。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初中生将自己的寝室也布置成充满励志气息的环境。让初中生将自己喜欢的励志小故事、励志典型人物、名言警句等贴到自己的床边墙上,并且为自己制定一些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任务表,督促自己严格按照表中规定执行,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还能锻炼其意志力,是一种励志的表现。最后,学校也应当通过在各处悬挂励志人物像、名言警句等营造励志教育氛围。学校还可以在食堂播放励志故事片、励志歌曲,或者是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在教室中播放励志故事片或歌曲等,这些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励志教育氛围。
        结语
        学校和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重视学生励志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旨在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班主任要与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培养深厚的师生友谊,重视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合力打造良好的励志班集体,发挥出励志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苏东林,王桂珍。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7(71):177.
        [2]赵亚丹。浅析初中德育中励志教育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2019(0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