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张洁
[导读]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了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
         张洁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水泉沟镇狮子园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了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变的活跃起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很好地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从而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微课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发展,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教师提高微课的制作质量,选择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也可以不断收集学生的意见,对微课的节奏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微课发挥出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讲透一个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实现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基于视频教学。鉴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该课程是有机结合的,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是一种有效的新教学方法。近年来,一直受到教育部门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微课通常包括重要的知识内容,对教学问题的解释以及课程摘要,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结果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师进行总结和解释,以便学生可以更详细地获取知识点。
        可视化是教学课程的最大特色之一。复杂而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具体而生动地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可以更轻松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帮助学生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微课非常简洁,教学视频的持续时间通常为5到10分钟,并不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微课的教学内容是特定的,将详细说明知识的要点,并说明学习目标。
        二、小学微课制作的原则
        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各阶段的学习都有很好的适用性,小学阶段的数学也是如此。但是微课制作的内容质量决定着微课的实际使用效果,所以需要在微课内容的制作上遵循下列原则:
        (一)易懂性
        小学数学微课的受众是小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有限,所以需要把握所制作的微课的内容深度。但是在一些地区,小学阶段的时间为6年,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便是处于同一个学年的学生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问题恰恰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顾及的方面。举例来说,在低年龄段的微课课程中,要以趣味性为主,而高年级的微课则需要以知识性为主。
        (二)细分性
        小学学制为6年,内容较为丰富,其前期的内容以简单的四则运算为主,在后期则加入了小数、分数以及简单几何等等内容,所以微课制作也需要很好地契合于数学教学的节点。从定位上来看,微课课程不应仅仅是传统教学课堂的简化,而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以教学内容的难度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划分。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一定的贯性,但是微课并不适用于这样的模式,其优势在于篇幅短小,所以应当以模块化教学为主,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和概括,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掌握内容,而不需要将所有的内容全部学习整理一遍,避免了费时费力。但是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有一定差异的,为了确保微课内容可以被所有的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制作多个微课辅助教学。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环境营造
        新时期,基础教育阶段极为注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常规知识教育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融合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具体问题。微课这一创新教育教学法同样可以应用到自主学习环境营造之中,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借助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学习机会创造也十分可行。微课应用的时间可以由小学数学教师自由选择,在自习课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托微课的运用,向学生群体布置一些自主学习任务。例如,在分数的认识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预先借助微课进行分数基本知识讲解,并布置系列自主学习型任务交由学生进行思考与解决。在课堂后半段时间,教师进行自主学习效果评估并再次进行微课式评价与讲解也能使得自主学习环境得到较好丰富,自主学习效果得到较好提升。
        (二)依托微课进行重点知识解读
        对于“微课”,主要应用在重难点问题的攻克上。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利用文字或者是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学习“圆柱平面展开图”时,学生通过想象,很难实现良好探究。因此,老师制作了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现圆柱打开的全过程,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其侧面是一个长方形,直观地看到圆柱的高和底周长“变成”长方形宽和高的过程,从而深入理解圆柱部分知识。因为“微课”要着重解决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在制作“课堂微课”的过程中,应放慢演示的速度,尽可能地为学生留有思考、理解的时间。
        (三)以微课为重要载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伟大的创新,转变了传统仅仅依靠板书或PPT演示的方式,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意性与个性化,能及时满足小学生对微课的热情与喜爱程度,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微课为重要载体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将微视频拷贝下来并进行保存,可将微课资源设定为电子笔记,学生能够随时对电子笔记进行浏览,能实现微课教学的可持续性,也能提高小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校人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将钟表的时针、分针与秒针的行走过程进行微视频模拟,让学生对视频中钟表时针、分针与秒针所行走的轨迹进行观察,对各个表针的变化幅度进行记录,先对三种表针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此时,借助微视频对时、分、秒间的计算关系进行展示,能将彼此间的关系利用电子关系网进行呈现,这样小学生观察起来一目了然,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与吸收能力更强,进而教会学生一项生活常识与生活技能。
        (四)应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可以应用微课的这种形式,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在结束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专门的微课,引导学生根据微课的内容,整理数学章节结构的思维导图。微课中,数学教师可以精炼语言,并且在微课显示的内容中,对章节中的重点再次进行强调。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同性和不同点形成认识。另外,数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微课的形式,根据不同阶段学习的相同类型的数学知识进行构建。例如,可以对不同年级中学习的几何知识,统一应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结构的构建。这种情况下,需要学生拿出一张相对较大的纸张,或者是通过计算机构建知识的结构。在微课的最后,数学教师要对自己构建出的知识结构进行展示与说明,并且要求学生进行对比学习。
        结束语
        总之,微课的应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度,使一些需要联系旧知识的课程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使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微课教学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条很重要的路径,让教师从习惯的教学中去追问、去思考、去发现,让师生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丁晓彤.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7(05):71-74.
        [2]陈瑞国.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