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文平明
[导读] 在进行数学分层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依据每个学生实际认知能力水平与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的差异,
        文平明
        重庆市开州区德阳初级中学  405400
        摘要在进行数学分层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依据每个学生实际认知能力水平与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的差异,将每名学生个别分成几个小组,实施数学分层课堂教学,获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数学课堂实施的是分层课堂教学,只有始终坚持一定分层原则,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分层次的教学不仅能够真正有效实施因材施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数学教师只有真正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理念不再借助传统分层次的教学方式,才等于能够真正让每一位优秀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数学知识。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分层数学教学的深入推行已经并不是什么新的教学概念,实施的最终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但其实纵观现下的实施工作情况,分层教学的深入实施并没有直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反而必然出现了各地学校实施教学程度标准不一,老师教学要求也标准不一的特殊现象,致使不同知识层次的班级学生之间掌握知识差异较大,其至终也使得原有的分层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异不断加大。对于部分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实施初中部的分层数学课程教学在实际初中数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准确性地把握好实施初中数学分层的教学质量标准及充分考察初中学生的具体实际个人悲观心理能力情况,致        使部分初中容易再次出现"攀比"等的悲观心理,基础较好的部分初中学生中容易再次出现盲目向于追求自信的悲观心理现象,而基础薄弱的部分初中学生则容易出现产生悲观失望等的心理,二者的个体心理能力反差在实施初中分层数学课的分层教学中容易产生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不能健康科学地有效进行课程开展。再次,由于各省和地区的初中学生的分层课堂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指导,分层课堂教学大多数都是根据分层老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实施,然而对于老师及其个人的具体意见却也是有所局限的,有的初中数学老师老师为了做到更好地体现分层,在及时分层的教学指标具体划定上需要花费很多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在分层教学指标实施上的过程中也过于盲目追求分层教学的"层次性",譬如老师        要更好地准确体现分层教学的及时分层,要及时分班,分层每班教学结束后老师还要及时分发新教材等,很大部分程度上就是增加了分层教学资源的不必要性和投入,且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分层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学生不能在这样分层次的教学中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进步,现状不容乐观。
二、分层课程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课堂教学也就是将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其所划分为不同的年龄层次上来进行,实现课堂教学活动效率的极大提高及课堂教学资源的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每个学生来说应该分别制定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目标,即明确分层课堂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目标的明确分层。目标的形成分层不是全部一个分层,而是科学合理地去划分清楚什么样的目标必然可以师生共有,什么样的目标必然需要一个分层,譬如在学生进行当代数学某一一个章节的分层教学时,共有的一个目标虽然是一个学生所需要对所有的数学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及基本理论运算分析能力的基本掌握,但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基础知识的重点深入就通常应该由学生层次性的去把握,又譬如,对于几何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般基础知识点,就通常应该首先确定学生共有一个目标,采用一样的分层教学方式,让基础薄弱的本科学生能够认识和看到一些基础好的本科学生与自己没有太大的能力差异,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在能够实现目标性的分层之余还能增强不同层次低一级的本科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管理过程的组织分层管理是初中教学数学分层教学的主要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即通过分层进行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过程的内容分层性是指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位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要求具有一定层次性,但不是这样说非要把不同教学层次的每位学生个别分在不同的数学教室或是同时运用不同的数学教材等来进行不同教学,而是只要教学过程有一定层次性的只要教学内容一样即可。具体在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建议不同知识层次的年级学生在同一个的教室进行教学,在上课内容上我们可以说是由易到难地同时进行课堂备课,上课教学过程中对于简单的基础知识可以着重重点进行问题讲解,重点特别关注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年级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认为应对新的教学力度有利于知识上的更加深入,重点特别关注数学基础较好的年级学生,问题的题型设置对于简单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可以有平稳的时间过渡,让基础薄弱的年级学生也可以有容易听懂和快速掌握的良好机会。这样一堂分层课学习下来,不论是哪个年龄群体学生都会迅速得到自己的学习所需,同时也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基础的不断巩固,拓展基础薄弱阶段学生的自我提升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有效提高分层课堂教学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更好地有效促进各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打破严格死板的课堂分层教学带来的各种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使之后的分层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科学化。
        (三)课后练习分层
        教师在组织布置学生课后练习时候还应针对我校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其他学困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实施进而对他们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学习所得到的基本知识技能进行及时巩固。课后练习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测试题与专业技术综合能力测试题。教师们在进行数学课后练习时间布置时候还应针对不同时段学生明确不同时间要求因而课后练习布置可以被细分为必须按时完成的非选择题的完成以及一些难度较深的课后补充练习题。课后练习对帮助学生有效率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点也具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引导促进作用。
        (四)对学生评价实施分层
        对班级学生分层评价课程实施学生分层,也是学校分层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应充分借助不同教师评价员的标准对学校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其他学困生进行实施不同评价才真正能够有效地地发挥教师评价员的作用因而教师们在实施各种分层次的评价同时应始终坚持最有利干贫困学生共同发展的评价原则,采用不同评价标准,进而达到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完全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尤其目的是达到不让其他学困生因此产生沮丧感的心理。教师在组织实施学生分层学习评价时还希望可以通过借助学习分层评价目标等与学习评价内容以及学习层次评价标准等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实施更加有效和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同时,教师们也不应故意偏袒其他学生,以免由此产生不良后果。
总结
        由于这种分层式的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做到实施因材施教,也可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发展因此分层数学教师必须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理念的并借助这种分层式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每一位优秀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深入实施数学分层课堂教学的工作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不断有所探索创新,只借助一定教学策略才能树立引导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坚强自信心,才真正能够有效地不断提高初中课堂教学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令松鹤,令莹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J].学周刊,2021(17):29-30.
[2]杨海桃.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1(18):131-132.
[3]关海涛.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原则及其策略[J].学周刊,2021(18):145-146.
[4]王狄鑫.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讨[J].考试周刊,2021(34):78-79.
[5]孙帆.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智力,2021(12):127-128.
[6]Canh Nguyen Phuc,Thanh Su Dinh. Domestic tourism spending and economic vulnerabil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2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