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孙晓琳
[导读] 数学课程是我国小学课程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

        孙晓琳
        哈尔滨市闽江小学校
        
        【摘  要】数学课程是我国小学课程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众多创新教育理念被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其中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发挥出了较高的作用价值。以下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之处,并对该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定力没有很强,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此时更需要教师采取符合小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就是可行性较高的一种措施。另外,因为数学学习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化特征,所以小学生大多会对该门学科产生畏惧心理,采取游戏化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游戏化教学的应用优势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策略,其主要思路是将枯燥的理论化教学融入到趣味游戏当中,构建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游戏化教学方式具有突出的优势,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游戏化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过于被动,而教师的授课内容也过于固化,很多小学生不能整堂课程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课堂氛围相对僵滞,类似老师提问问题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等问题屡见不鲜。而游戏化教学则不然,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思考的自豪感,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第二,游戏化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个体学习主动性。受到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与学生不平等地位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对于教师都存在害怕心理,特别是像小学数学这种难度较大的课程,小学生对与教师接触的抵触心理更甚,所以师生关系会比较坚僵硬。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师生友谊,而且从某种角度上也是建立教师与学生对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措施,这对于激发小学生敢于自主探索知识的潜力大有裨益。
        第三,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知识传授效率。相比较于单纯的理论化教学而言,游戏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对于知识点解释更加通俗易懂,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能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效率更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通过组织游戏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学生的阅历,拓展小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维度,为其日后进行多角度数学思考奠定良好基础。
        2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思想
        功力思想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导致该类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于我国教学评估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有关于家长对于学校教育期望值方面的影响。比如很多家长都会拿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炫耀资本,所以都对学生成绩过分关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教师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教学评价,也是多采用应试教育方法,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考出高分成绩。这种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很容易成为考试机器,不利于其学习观念的健康发展。
        2.2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虽然目前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方面过于守旧,未能跟上时代发展趋势。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无论是小学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各学科教学,都要求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制定教学计划。但是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学要求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按照以往陈旧的教学经验执行教学活动,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3缺少必要的兴趣培养举措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还没有足够学习定力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研究当前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都缺少必要的兴趣培养教学举措。在课堂当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没有为学生建立充分的自主探讨空间,整个课堂氛围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度不高。但是有部分教师却没有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一味要求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刻板学习,而且教学内容与实际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严重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3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导入环节游戏化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原理就是先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案例或者事物入手,引导小学生向某个方向进行问题思考,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引入课堂教学重心概念。导入环节是否开展的顺利,对于能否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充分利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比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人数不对等分组方式,开展一项规则一致的游戏,这样人数少的一组输掉比赛就会提出比赛方式不公平的说法,此时教师再以此为铺垫引入平均数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良好。
        3.2课堂教学游戏化
        课堂教学是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该环节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激发小学生的思考潜力。比如在学习计量单位可“克”和“千克”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给每个小组发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个文具盒,然后他们想办法估算这些实物的重量,并详细记录下来。之后,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秤,带领大家称重,选出估算最准确的小组,并给予相关奖励。通过这种方法,必定能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锻炼学生估算以及观察意识。
        3.3拓展环节游戏化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数学课堂上,还需要积极进行知识拓展,以便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知识拓展环节中合理融入游戏教学,能够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游戏中轻松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例如在“面积”这一知识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回家想办法测一下自己家里的面积,比比哪位同学测量方法最有效和最新。很多房子都是不规则的图形,而学生所学的基本都是规则图形设计,所以在测量中学生必定会遇到一定阻碍,需要他们积极开动自己的大脑才能解决。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拓展游戏,必定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达成强化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4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可以发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十分突出的,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以优化。因此,相关小学数学课程教师应当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学习游戏化教学新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课堂教学路径,从而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玉标. 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004(002):145-146.
        [2] 李太琼.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读与写(教师), 2020(6):0161-0161.
        [3] 贾晓红.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2):P.1-1.
        [4] 刘小燕.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4):101.
        [5] 唐小燕.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