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曼姑丽·麦麦提依明
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普通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其对于人们之间的心声倾露、情感交流、思想交集、认知分享等起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对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择业挑战的中职生而言,其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情况,将直接决定着 学生的求职就业与人生发展。而且,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职生应用普通话口语推销、介绍、展示自己的能力,则直接反映着其修养与素质。但是,就目前中职口语普通话表达能力培养来看,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过分关注专业技能训练,导致很多学生对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够关注,其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二是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普通话的使用也不够到位,无形之中对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三是缺乏应有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氛围,学生在普通话的使用率、口语的规范性上也存在较多问题;四是一些学生不良的用语习惯影响,也制约了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加强研究分析,从不同领域、层面、视角来培养中职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规范、精准、充分驾驭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分享、互动、交流的机会,以切实提升中职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为中职生人生发展、事业成功、适应社会而提供助力。
关键词:中职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初探
中职学段的学生生源构架普遍比较复杂,且很多学生的文化基础、学识素养参差不齐,以致其驾驭普通话表达思想情感的意识也存在显著不足。同时,在育人导向上,中职重点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为引领,对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规范引领、精准的指导而不善应用普通话。这些现状,导致很多中职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缓慢、且问题居多。基于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强化对中职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借助对网络资源、生活素材、真实场景的借助,使普通话投射至学生认知、交际、学习的方方面面。以通过对教法的优化、策略的调控、路径的延展,切实强化对中职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深层次实践中充分感知、体味、领悟普通话的内涵与特色,让学生在针对性训练、有效性指导、多元化学习中获得普通话口语能力的切实提高。
一、适时营造普通话应用氛围,提升学生驾驭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自信
因为很多中职生对普通话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够充分,加之受到平时不良的用语习惯影响,以致很多学生对驾驭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自信相对欠缺,很多比较突出的用语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得到化解。对此,教师应加强研究与了解,多关注学生平时的用语现状,并以此为参考,科学强化对普通话应用氛围的营造。不论在平时的教学,还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多倡导其使用普通话,大胆说普通话,且对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思想、情感、认识等充满向往。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浸润,势必会慢慢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自信,很多存留于学生认知领域的问题也会慢慢得到化解。而且,对于学生普通话应用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也应持包容心来看待,多鼓励、多肯定、多倡导,让学生在乐学、敢说、善谈的良好状态下,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持续提高。
二、切实变革普通话教学策略,强化学生利用普通话开展口语表达的意识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直觉体现,更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关键。而且是学生普通话感知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调控,并从最基本的听与说强化指导为驱动,来实现对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其吸纳信息,通过大脑的加工,融入自己的意识获得认知迁移。其次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的加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达。尤其在平时的教学指导中,更应切实强化对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意识培养。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识记、理解等过程中,不断规范用语,提高口语表达的精准度与严谨性,在听与说相融合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对于学生平时易错的一些读音、语调等,应做好归纳整合,开展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在科学、规范、有效的实践中,获得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有效凸显普通话素材借助,落实学生借助普通话实施口语表达的素养
现实生活中可供借助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素材比较丰富,且不同素材的特性不同,其预期训练效果也会出现很大差异。这使得教师必须加强对各类可供借助的素材、资源、工具的开掘与利用。尤其应切实发挥好网络素材的作用,借助一些比较典型的音频、视频等素材,组织学生长期性开展强化训练。在训练中拓宽教学路径,帮助中职生构建起更为完备的普通话认知体系,不断纠正学生在用语层面的谬误与问题,为中职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奠定基础。而且,对于训练素材的科学性、实效性等,教师也需要加强研究与考量,以确保其最大限度贴近不同中职生的认知实际,借助一些差异性、延展性训练活动的设计,来调动学生使用普通话开展口语表达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阶段性测评与回查,发现学生阶段性训练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其开展针对性纠错与改进。利用游戏活动、情感展演、口语交际、即兴演讲等活动,让不同专业的中职生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认识,来促进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充分发展。
四、结论
总之,职中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也成为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领域必须强化的关键。而且,受到一些不良意识、不当观念的影响,导致职中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困惑重重、挑战居多、提升缓慢。这使得教师的培养与指导时,必须注重方式与方法、手段与途径,且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习惯培养。让学生慢慢去适应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且对普通话应用的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以达到切实促进中职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目的。同时,不论是文化基础学科教学,还是专业技能指导领域,教师都应加强对普通话的使用,让普通话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交往、生活领域的基本工具,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尤其在学生日常交际、技能实训等领域,更应切实督促学生自主使用普通话、有效应用普通话,以减少用语习惯、表达方式、交流领域的诸多困惑与不足,切实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自信,让每一个中职生的充分驾驭普通话的过程中获得认知迁移、得到能力强化,尽快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具有精湛技能的高素质社会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晨晨.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国际公关,2020(04):59-60.
[2]杨帆.探讨关于中职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J].知识文库,2018(02):130.
[3]段亚琳. 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田洪娟.中职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初探[J].现代教育,2011(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