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有效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胡杨
[导读] 综合发展是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内在需求,中职院校舞蹈教育以此为目标进行持续探索。
        胡杨
        开封电子科技学校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综合发展是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内在需求,中职院校舞蹈教育以此为目标进行持续探索。与专业性的舞蹈培训机构不同,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育时更偏向于普及性教育。随着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深化,许多新的舞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注重创新,注重在帮助学生奠定扎实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措施探究
        1导言
        随着中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对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专业的教育愈加重视。虽然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部分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内涵以及相对应的文化底蕴却稍显欠缺。一些中职院校的舞蹈教育专业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人文意蕴,导致学生对于舞蹈的了解停留在表面,舞蹈作品肤浅。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时代在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学前教育专业的从业人员应该主动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以及教师对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越来越重视,很多家长会为学生选择课外艺术培训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宽学生的未来发展渠道。以舞蹈教育为例,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舞蹈教育主要分为两类,即普及型舞蹈教育与专业型舞蹈教育。当前大部分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都会使用模仿教学法,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也多采用模仿教学法,这种单一的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我国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为: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挖苦。教师应该重视这些问题,找到合适的完善策略,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
        3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舞蹈从古代人类的劳动中演变而来,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活动,素有“艺术之母”之称。中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舞蹈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并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舞蹈技能。学习舞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并锻炼身体协调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组织集体舞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音乐为舞蹈烘托氛围,舞蹈为音乐丰富其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便于学生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
        4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同绘画等艺术专业相比,我国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相对落后,再加上条件有限,导致我国舞蹈教育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由于部分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不同院校的舞蹈教学质量也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教育对象对专业认知存在较大局限性
        目前大多数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误解,片面地认为学习舞蹈有美丽的容貌、优美的身材曲线以及扎实的舞蹈功底等就可以了,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很大认知方面的误解。而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育时更侧重如何用舞蹈丰富文化生活,过度注重编排成品舞蹈,疏于指导学生练习基本功,导致学生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同时,大多数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育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很多时候只是作为旁观者观摩,无法有效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2缺少与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
        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大多要求学生注重舞蹈的观赏性,而忽视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舞蹈的内涵。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育时对舞蹈的创作、表演与鉴赏重视不够,也没有将舞蹈教育与其他学科,如美学、艺术心理等相融合。
        4.3教学体系存在缺陷,考核标准混乱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时缺乏相应标准,往往是教师的主观意见起决定性作用,导致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之中职院校的舞蹈教育一般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
        4.4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
        目前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如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等的培养重视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培养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舞蹈教学人才势在必行。
        
        5针对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5.1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受精英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曾出现过度依靠成绩来划分学生的情况,这导致部分成绩暂时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中职院校在进行舞蹈改革时一定要吸取教训,为每位学生敞开大门。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育时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还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当前推行的更有趣的舞蹈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注重舞蹈艺术的熏陶,而非专业教育,需要相关教师不断扩展舞蹈教学的受众面。
        5.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指的是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品评、感悟能力。舞蹈对人们的吸引不仅是舞蹈者的身姿、妆容,还有对舞蹈作品深层次的情感演绎。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学时要注重基本功等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
        5.3推动教学改革,完善舞蹈教学体系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要不断完善舞蹈学科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管理标准,不能照搬专业舞蹈学校的教学模式,应当在自身实际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这就要求中职院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推进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5.4改进实训课教学管理体制
        中职院校的实训课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改革、设施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中职院校要将实训课程教学计划改革作为主要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考”“教”分离,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考核当中。实训课程改革是中职院校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
        5.5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育
        应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舞蹈教学专业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尤其对于准毕业生而言。中职院校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对舞蹈教学市场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中职教师应重视学生思想、理论、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还需统一实训技能考核标准,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增加模拟训练项目,如进行模拟服务场景的管理训练等。
        6结语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切勿过分模仿专业舞蹈机构的教学模式,要在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开展舞蹈教育,注重对学生软硬实力的培养,促进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敬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效舞蹈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19,(09):122+131.
        [2]李小凤.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明日风尚,2019,(02):97.
        [3]李鑫.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以及应对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93.
        [4]耿娜.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