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学
乌鲁木齐市第32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31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在教学方式方法、育人导向定位、教学实施途径、课堂模式倾向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度渗透,使得中学思想政治所肩负的育人使命更为艰巨。而且,中学思想政治也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完备意识、核心素养、价值观念的主要渠道。可以说,只有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方可更为贴近中学学生的认知需要,预期教学效果势必会更为理想。基于此,教师应以中学学生的身心特性、发展需要、认知现状为基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新课改思想、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等深度融合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领域,以从不同方面来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人生定位、价值观念等产生充分感召,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进行实践、开展协作、落实探究中获得认知提升。以切实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让学生在辅助教学内容的驱动下,获得认知蜕变,并以全新站位重审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性与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时,必须紧密关联生活热点、社会时政、典型案例等,以从不同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以切实落实其育人使命与教育责任。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中学思想政治承载着塑造学生正确意识形态、良好道德品质、积极价值观念、完备身心修养的艰巨责任。而且,现行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在内容选定、知识呈现、教学定位上,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很多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且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这些显著变化,充分说明了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同时,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受到多元思潮的冲击,切实发挥中学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辅助性教学资源、素材、活动的引领下获得认知蜕变与需要满足,以切实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社会使命感等,则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贯通始终的主流目标。因此,教师在落实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时,则必须以具体教学内容为引领,并结合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表现与具体反映,切实强化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体验、感知、探究的机会,以实现对学生各方面意识、能力、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多元化体味中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使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取得实效。
一、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深度挖掘,切实强化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众所周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领域所涵盖的很多社会热点,都是对社会现实的直观反映。而加强对社会热点、时事焦点的科学借用,既可以实现对学生正确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形成判别善恶、是非、美丑的基本意识,又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帮助其形成应有的大局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很多社会热点的形成,都源自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化特质,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了解、把握。因此,教师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深度挖掘与充分借用,组织学生开展思考、辨析、研讨,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来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看待社会热情现象,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基础上获得核心素养塑造。例如,在开展《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即时引入一些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观摩时事热点中习主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重要讲话,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意义。在运用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而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更为充分。
二、加强对学生主体的充分凸显,切实强化对教学活动的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这使得教师必须以全新视角来审视自己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以切实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学习中学思想政治充满期待。而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逐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发展性自会全面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充分调动,更利于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因此,教师应切实扮演好教学协助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并加强对合作学习、体验探究、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提供更多实践、参与、协作、互动的机会,借助组织辩论赛、演讲赛、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至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师生、生生、生本多边互动中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路径拓宽提供铺垫。让学生在多元活动的驱使下,积极参与教学探究,获得自身认知需要的满足。
三、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适时借用,切实强化对教学策略的创新
作为中学各学科领域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由于中学思想政治中涉及的知识普遍比较抽象、深奥、复杂,且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实践等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而媒介工具的即时使用,既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又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因此,教师在践行教学方法创新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时选用一些与学生认知实际比较贴近的教学资源与素材,并对其予以科学加工与深度整合,将一些比较宽泛的教学内容用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图画、视频、动漫等予以呈现,来实现对教学生态的营造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在媒介工具的引领下,课堂的吸引力、生命力也会得到切实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自然更加广阔,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自会无限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便会更加高涨,教学效能也会逐步提高。例如,在开展《走进国际社会》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即时引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时事政治视频剪辑,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与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的国际社会形势,并在教学内容与网络资源相互关联中获得认知能力提升,在变革、创新、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切实降低教学难度。实现对学生认知视域的拓展,来强化教学效能的提升。
四、结论
总之,实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得以更好开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在诸多新方法、新模式、新策略的驱使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势必会得到切实提升,更利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塑造、发展需要的满足,中学思政政治教学的预期目标方可更为科学、充分、理想。因此,教师应以学生认知需要为参考,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积极探寻有助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途径与全新策略,并将其充分应用至教学实践,从不同领域来激活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带着迫切夙愿就自身所学投射至现实生活实践,在全方位、多视觉体验中获得认知夙愿的释放、发展需要的满足。来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途径、手段的变革,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冀心心.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中华少年,2019(13):93.
[2]王春.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