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存兵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 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高中政治新课程发生较大变化:课程充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思想政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趣,尝试进行活动型课程的构建,纳入议题式教学的设计理念。较多的理论和议题会让缺乏视野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影响教育目的的达成和学生成长发展。也有一些学生会认为我又不从事政治活动,学习政治课程没什么意义。然而政治就处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环境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探索,将政治教学生活化,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教学;实践探索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高中政治新课程,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理论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坚定“四个自信”。 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改要求,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教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经历密切相关的案例、材料等,便于学生结合实践理解理论问题、利用理论解决实际困惑,从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起来。生活化教学还要求教师着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活动与正文相互嵌套、问题情境创设、综合探究活动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中生是正在走向成熟、树立三观的学生群体。信仰坚定、学识渊博、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师,会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营造出一个和谐欢快的教学环境。这也容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政治的学习中。
在教学中把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政治教学课堂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既要落实国家思想政治意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以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新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课堂较为乏味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堂质量和学习效率欠佳。所以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法增加课堂的多元化,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上课前让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通过学生自己的方法去了解本节课程的素养要求和能力要求。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于政治课程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可以采用议题式、探究式、座谈法、综合式去进行,让学生确立主题,让学生相互辩论,让学生访谈历史亲历者,让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论证。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将生活化的素材引入到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学习政治的背景空间。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老师不善于引用最新的生活化素材,只是将各项政治的理论单一地讲给学生,画出相应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去背诵这些知识点,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政治的理解表面化。新时期的政治教学中要不断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不能再将课堂的知识单纯的局限在教材,还要结合教材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整合到一起,不断加深学生对于政治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可以结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以及我国正在推进的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政策,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分析讨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原则、目标。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最后做出一份相应的报告。在这样的学习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政治的理论和相关的国家政策,还能够培养学生将在政治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学有所成更好的培养其各项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生活化教学对高中政治课堂产生的影响
高中政治新课程一大亮点就是突出问题情境的设计,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丰富性,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增强“千禧一代”学生对于政治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教学的重点都是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课本中找到各项重点并且加以背诵,然后去分析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压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生活化教学运用到政治课堂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剖析社会现象、认识国际社会,从而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中政治课堂采用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能推动学生的发展,也能不断推进政治教学的创新发展,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政治课程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明方向、遵法纪、知荣辱;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这些内容都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活化教学实现了“苟日新、日日新”,将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与政治课堂融合,推动了课程的与时俱进,
结束语:
在新时期高中的政治教学要不断地将生活化的因素融入其中,在教学中不断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将各种的生活化因素融入课堂,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教学的空间,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中政治课堂实培养活化教学的方法解析[J]. 谢道奎.农家参谋. 2019(09)
[2]生活化政治课堂,高能效教学浅尝——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J]. 曹雪梅.中华少年. 2019(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