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紫平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金业小学 广东广州 511458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思政教育的内涵以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各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问题,最后对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恰当、不创新,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在新时期下,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方法,还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与家长在共同配合下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教育与家长的耐心教育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对于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思政教育的内涵以及意义
思想政治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应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通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进行教育,从而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社会生活有莫大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程是德育的主要培养阵地,而对于一位小学生来讲,相较于考试成绩、各科知识,道德品质是首先要学习的对象,因此思政课程绝不能落下。
2当前各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问题
首先,当下各小学的思想政治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明显表现出不重视的态度,对思政的知识仅就课本教材一概而论,并且对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并不关心。并且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增多,使得教师需要改变备课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备课,这为大多数的教师带来负担。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备课,需要教师通过对教材文本知识的解读概括出大致内容,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收集,找到适合的教学案例。且当下的信息网络鱼龙混杂,在这茫茫知识海中寻得有价值且合适的案例并不简单,此外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并不熟悉,这更是减慢教师的备课速度。再者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足,从中小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和课堂表现看来,学生们对思政课的态度并不积极认真,甚至是敷衍、一笑而过等态度。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考试需要,学生具有功利性,对各科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并不了解,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本身便以记忆为主,让学生倍感枯燥无聊,因此思政课在学生们看来,便完全成为一门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课程。
3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3.1运用创新的教育方式
在新形势下,教育界推出了很多新型的教育方式,教师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做到与时俱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意识到长期运用说服式的教育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致使学生非常厌烦教师对自己进行的说服教育。教师为了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应积极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随时在网上查找一些时事新闻、光荣事迹、战争时期的感人事迹、英雄事迹等等,教师将查找到的事迹运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使学生在了解事迹的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增强爱国情怀。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播放教育材料,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意义,教师运用创新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更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道德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在新时期下,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工作,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3.2耐心教育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不能急于改正学生身上的缺点,如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非常急躁,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致使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教育,这种情况下,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阻碍,还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提升教育效果,需明确,引导学生改掉不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耐心教育学生。在教育中付出足够的耐心,不仅能够感化学生,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非常有耐心,使学生为了不辜负教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而积极改正自身的缺点。学生不断改正自身不足的地方,有利于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推动学生不断进步。所以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走神,且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教师需及时运用是柔和的语气提醒学生改正,同时引导学生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在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做到耐心教导,并耐心讲明道理。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和付出的耐心,会积极学习良好行为习惯,逐渐提高行为举止的规范性。此外,在教师耐心教育中学生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耐心对待学生非常重要。
3.3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当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注重与家长配合起来,在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中共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进行教育。在教育中,教师需告诉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言辞,如果言辞不当、语气过于严厉,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由此促进家长积极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而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中一起运用恰当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教师发现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存在错误的认知时,教师应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然后告诉家长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时教师与家长一起配合着教育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一起教导学生以正确的角度和客观的观点看待不同的事物,并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三观”。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共育学生,教导学生不去做危险的事情、不随手乱扔垃圾,不偏激、不极端、不去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等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性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于正处于重要时期的小学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为了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需在教育中根据积累的教育经验,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恰当的教育方法融入教育体系中,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成长、发展计划和教育方案。教师在完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将这一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体系的内容中。这不仅使教育体系的内容更完善、更具体、更详细,还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按照体系内容,制定细致、科学的教育方案,这样能够在进行教育时按照教育方案和完善的教育体系进行科学教育,使得教育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教育体系中还应对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策略进行完善,以此在不断完善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容更加全面,以此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有效性和教育质量。
结束语:
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质,掌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质量的是一线的教师,在对我国小学思政课程搞个创新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从我国现存的思政课堂存在的多种问题入手,进一步探索优化小学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路径,对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研究,是对我国小学教育的重大突破,不仅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提升,且与我国全方位育人的新理念相结合,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李红刚.黑河学刊.2018(04)
[2]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包色音那.课程教育研究.2016(17)
[3]新时期如何改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J].杨秋敏.清风.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