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
长春市双阳区山河中心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613
摘要:音乐是锤炼学生品性、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认知的主要途径,更是小学阶段必须着力开展的艺术类学科之一。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提升学生音乐学习效能,让学生在音乐的洗礼与熏陶下获得艺术潜质的开掘与塑造,是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学得以高质量开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只有以更为科学、高效、充分、深入的教学活动、教学措施、教学方式为驱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延展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更利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因此,教师应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驱动,并结合学生认知特性与身心现状,加强对教学措施的优化、和谐生态的营造、多元素材的引入,来实施小学音乐教学,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提供铺垫,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利于学生认知潜能开掘与核心素养塑造。
关键词: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音乐是借助视、听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其借助丰富多变的韵律、鲜活生动的节奏、内涵丰富的音符,让学生在听、唱、演中表达内心的认知与情感,以达到切实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而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对于音乐的学习、感知、体验正处于启蒙期,以致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紧密关联学生认知特性,方可切实提升教学效能,对学生认知发展也会带来积极且重要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教学活动、措施、途径的趋于科学,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机会也会得到显著提升,更利于对学生浓厚兴趣、迫切夙愿的激活。因此,教师应加强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以科学深入利用各类素材为引领,来实施教学指导,以达到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同时,结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现状,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还需要加强对各类针对性、典型性、延展性教学资源的开掘,让学生在多元化体验中领悟音乐之内涵,感知音乐之魅力,并在多视觉实践、近距离体验、积极性参与中接触音乐,为高效课堂构建而提供保证,铺设道路。
一、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构建高效课堂,调动学生兴趣
受到自身认知能力所限,加之生活经验比较匮乏,以致很多小学学生在思维、认知上主要以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感知为重,而为了切实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能与质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深度参与中获得音乐素养的培育与主动参与的实现。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时,应加强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多选用一些与学生认知特性比较贴近的媒介资源与辅助元素,将其灵活投射至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看视频、听音频、欣图画中进入更为宽泛的认识视域,以激发其灵感,增强其认识,提升其能力。并通过媒介素材辅助下的音乐高效课堂构建,使一些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活动内容得以直观呈现,以消除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懈怠与困惑,实现对学生参与需要的切实满足。尤其对一些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更应加强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在欣赏聆听中自主参与,从不同层面来丰富学生的感知与体验,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开展《龟兔赛跑》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播放动漫的方式来呈现乐曲中不同角色的活动情况,并组织学生开展分析、思考、交流,在多元且丰富的认知体验驱使下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目的。
二、以情境创设为驱动,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参与
众所周知,很多小学学生在开启小学音乐教学之前,所接触的专业性、系统化音乐教育、训练、指导较少,加之受到自身理解能力、认知特性、身心现状的影响,以致面对一些比较宽泛、抽象、复杂的乐理知识、教学内容,往往会因为理解不深入、学习不充分而陷入认知倦怠,其音乐学习的兴趣、热情、原动力也会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师可以以音乐游戏情境创设为辅助来构建高效课堂,借助一些蕴含游戏特性的现实场景、游戏角色、游戏道具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入认知情境,深入感知音乐的魅力、价值、作用,还原音乐作品与教学内容,带着更为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迫切的夙愿开展音乐知识学习、音乐作品欣赏,以切实调动学生投身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能。例如,在开展《小花猫和小老鼠》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游戏,组织学生更具自身兴趣爱好来分别扮演小花猫、小老鼠等角色,并自主融入一些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伴着音乐边唱边演,在情境再现中感知歌曲魅力,激活其音乐情感、提升其音乐理解、了解歌曲内容。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体验中获得认知潜能的开掘,为高效课堂构建夯实基础,提供铺垫。
三、以审美鉴赏为引领,构建高效课堂,强化学生认知
具备基本的审美意识、鉴赏能力,是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育人导向。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了解音乐、欣赏音乐,获得美的陶冶与洗礼,并通过对音乐音调变化的感知,沉浸其中,感受音乐之魅力,激发蕴含于其内心深处的审美渴望。教师可以以活动开展的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即时加入一些体态律动,使审美教学的开展由直接分析、品味变为动态化鉴赏,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蕴含着体态律动的鉴赏教学引领下,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与理解也会发生质的突变,鉴赏教学的趣味性自会得到全面增强。例如,在开展《小天鹅舞曲》鉴赏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充分感知高低中音变化的美感,教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的融入,借助动作变化,让学生参与至对乐曲的鉴赏。在遇到中音时,通过双手放在胸前的动作使自己获得放松;在遇到高音时,则通过上扬身体进行体会;在遇到低音时,通过倾斜身体的动作直观感知。在肢体动作的改变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这些更为贴近学生认知特性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实现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育,又落实了高效课堂构建,更利于对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与综合素养的塑造。
四、结论
总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与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学生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只有以高效课堂为驱动,很多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可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特性,预期教学目标也会慢慢得到达成。小学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情育等作用也会得到充分发挥,更利于对学生认知潜能的激活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因此,教师在探究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措施与活动时,应以学生为基础,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性与要求,加强对各类与学生认知紧密关联的资源、素材、场景等的应用,以切实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生命力、感染力、吸引力,为学生高质量参与音乐知识学习提供助力。以借助高效课堂作用的发挥,来促进教学效能提升,实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塑造,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切实发展学生的音乐情操、内心夙愿。
参考文献:
[1]汪静静.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93.
[2]赵守海.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上),2019(10):195.
[3]杨小康.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价值以及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9(30):154.
[4]徐珊.“弃旧观、树新念”——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策略[J].小学时代,2019(2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