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邢占伟
[导读] 德乃立身之本,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将礼仪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

        邢占伟
        长春市双阳区梨树小学130600
        摘要:德乃立身之本,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将礼仪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素养提升。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之中融入礼仪,培养学生自强、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空洞的说教不利于礼仪工作的开展,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礼仪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礼仪教育
引言
        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礼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体育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身体的锻炼,教师侧面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情况进行判断,并通过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教育渗透。文章旨在论述小学体育中对礼仪方面的渗透情况。
一、梳理渗透内容,强化渗透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梳理内容,要分析哪些礼仪内容可以与体育教学的知识相融,只有明晰方向,才能避免礼仪渗透的盲目性。教师要合理梳理内容,要针对学生的训练内容合理设计,在100米、400米接力赛中可以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我国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视频资料,能调动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比赛项目时,要向他们讲解明确的规则,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公平意识,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对于一些有难度、有综合性的项目,教师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坚强乐观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将体育项目与礼仪渗透内容合理匹配,依据项目的特点合理设计,对单人运动项目注重他们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如在50米跑、100米跑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拼搏意志的渗透;在乒乓球、小篮球以及田径接力赛等项目中,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要加强集体主义的渗透;在竞技类项目中,教师要加强规则意识的渗透,树立公平竞争的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拼搏精神;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在体育活动中开展友好竞争。
二、由教师的行为表达对小学生的礼仪进行渗透
        小学生所处的这一年龄阶段,决定了当前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对未知行为进行模仿的行为,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在对具体体育活动展开讲解时,要注重教学过程中自身的行为表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自身在行、站、坐、卧方面的优良体态,以“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为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来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规范性标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体育教学的熏陶,进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逐步的渗透,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培养出学生持之以恒的钢铁般的意志力,该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为后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注重参与的德育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礼仪,可以借助为学生伸出实践的橄榄枝来培养学生注重参与的德育意识,加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在学习“垒球投掷”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体育实践的时候,存在逃避、敷衍的心理,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只有教师不断催促的时候才会动一动。笔者没有急着批评学生,而是先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学生在体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意识到学生逃避体育实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缺乏安全感。笔者便先安排学生进行徒手投掷,让学生领悟发力的顺序,熟悉挥臂的正确方式,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垒球投掷。学生有了参与体育实践的底气,很快就加入到了垒球投掷活动中来,掌握了体育实践的技能,不再敷衍以对。
四、学生之间互学互助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渗透礼仪教育,笔者积极发挥学生“传、帮、带”的作用,借助学生的力量进行礼仪培训。笔者邀请在礼仪方面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与后进生结成学习小组,互相帮扶。“小老师”会主动对自己的帮扶对象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相关的体育礼仪。“小老师”很有责任心,一下课就带着自己的“徒弟”到操场上耐心讲解、示范,帮助“徒弟”纠正相关的仪态、动作。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助,可以有效提高礼仪教育的效率,让学生的整体礼仪素养得到提升。
五、树立示范榜样,正确理解体育精神
        将礼仪与小学体育教学有机融合,还要引导学生对体育精神有正确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对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拼搏、奋斗、坚持等精神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对体育精神内涵有深刻感知,进而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更加认真。比如,田径运动的运动量非常大,平日的训练同样非常辛苦,有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便无法坚持,此时教师便可列举刘翔、苏炳添等体育运动员,向学生讲述他们为了站上最高领奖台而日复一日艰苦训练的故事。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身上学习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学习也能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应充分利用所有可以整合的教育资源,对小学生的礼仪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体育教学作为当前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也肩负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礼仪教育的进一步渗透,体育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学科目的学科特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更倾向于通过肢体语言和教学氛围对小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在对学生的礼仪培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金甜.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礼仪教育渗透[J].新课程(上),2019(09):223.
[2]石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必要性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3):104-105.
[3]朱丽华.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礼仪教育渗透[J].教书育人,2017(1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