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贾雪青
[导读] 目前音乐课是初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高效的音乐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贾雪青
        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山东聊城,252100
        
        摘要:目前音乐课是初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高效的音乐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音乐教师必须重视核心素养对学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引言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目前社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是给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需要教师不断改善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相关理论概述
        新课标要求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让学生除了文化课知识外,在其他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和良好的品质。所谓“核心”即各种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不是指日常出现的思维和素养。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共同素养,能够全面的体现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核心素养不仅仅体现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多的是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学生拥有较好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后续的升学和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更加独立。对于核心素养可以通俗理解为同时兼顾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个体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师引导性太强
        核心素养体现很大的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好好学习不是为他人而学而是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只有真正转换学生的这种思想才能整体增加教学效果。目前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确实融入核心素养的观念,但最终的教学结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效果。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处在学习整个过程的引导地位。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学生的思想,从来都是教师主观给出一个话题和方向,然后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此类较强的引导心理,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听课反应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学生的反应是理解较困难,那么教师需要潜移默化的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改变。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不断转换自己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理解更加透彻。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讲解,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插入提问的环节。提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提问,来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2.2学生难集中注意力
        在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因为十几岁是非常好动的年纪,所以好动的特征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随时发生变化。而且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对于音乐的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的话,会严重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可接受的学习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初中学生的玩心依旧很强,所以对于几十分钟的音乐教学很难集中全部注意力。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在音乐课堂上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就是教师要随机抽取学生起来演唱歌曲的时候,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放空状态。对于这个问题,需要相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进行思考和改变。
        2.3学生缺乏学习意识
        许多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习并不是擅长,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起初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好奇心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物,学生会慢慢的出现排斥心理。所以目前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而言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意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初中音乐教学重要性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引导学生的教学习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教育而言,学生如果缺乏学习意识,那么最终的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

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欠缺,因为学生经历过初期的好奇阶段后,发现音乐学习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玩。所以在后续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会逐渐对音乐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影响音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 有效策略分析
        3.1转换教师思想
        同一所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教师的教学造成的。同一学校的教师,在专业课素质方面实力相当,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有关。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符理论知识学习时,教师一般会直接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音符的相关理论知识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方式[1],大都是自己主观认为学生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对于座位上的学生而言,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听懂教师所讲的理论内容,还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听懂。但是那部分没有听懂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听懂后有可能也不会继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所以需要相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一定的转换,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2提供舞台展示机会
        初中阶段学生是喜欢展示自己的,但是由于各种外力因素学生并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下,为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小型演唱会。提前一段时间告诉学生演唱会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报名,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设计演唱会的各个环节,寻找班里其他同学作为评委,公平公正的对参与唱歌的学生进行点评。
        教师重视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性,带有核心素养的意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对于各方面发展都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平台和机会。例如在学习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条件较优秀的学生参加省级或者市级的音乐唱歌比赛,让学生在唱歌比赛中得到一定的历练。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不要把最终的成绩作为唯一的目标,更多的是要在准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享受整个准备的过程。
        3.3增加课堂活跃度
        音乐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如果学生在每堂课的音乐学习中,把自己并不理解的地方都藏起来,那么一段时间过去会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核心素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学习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的给予学生积极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自己的问题,能够勇敢的提出疑问。让学生除了在音乐知识方面有所提升之外,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看法和表扬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表扬,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学习向上的学习趋势。
        当课程进行到唱歌环节时,教师要鼓励班级内的学生积极站起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许多学生内心想起来表演,但是由于害怕唱的不好,而遭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嘲笑。对于存在这类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思想转化。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在最初接触音乐学习时歌曲唱不好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应该因此觉得害羞。 例如,教师需要科学采集班级内学生的意愿。许多学生喜欢合唱[2],无论是一人一小段的合唱还是所有人一起唱的合唱,都比较受学生的青睐。但是对于个人独唱来说,许多学生就觉得有一定的压力。在初中音乐学习阶段教师不需要对学生有较高的歌唱要求,可以通过合唱来让学生得到锻炼。例如教师选择演唱难度较低的《最初的梦想》,让全班同学都加入到这首歌曲的演唱中,能够让学生在演唱歌曲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兴致。
        结束语:
        音乐课堂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教师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实施音乐教学。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转换自己的教学思想,来迎合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喜好。
        参考文献:
        [1] 张楠.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4):156,159.
        [2] 高智鹏.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20,(19):140-141.
        [3] 叶艳.探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7):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