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宋雪
[导读] 思维导图在教育事业当中的运用发展,创新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宋雪
        长春市第一七五中学130600
        摘要:思维导图在教育事业当中的运用发展,创新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英语复杂的词汇,简化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其中,思维导图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观上和客观上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出思维导图模式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引言
        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在于将所学英语知识有效转化为交际语言,从而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然而英语交际能力的构成需要一定的思维模式即英语思维模式,为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模式,以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英语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知识,最终提高交际能力。为此,教师采取一系列措施,在阅读、写作、语法、词汇等英语教学的各大板块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不同的应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强化词汇理解和记忆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在进行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其一,学生能够将短文阅读内容全文背诵下来,但是学生对于短文阅读内容的含义却没有完全理解,进而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练习的过程中常常要针对全文中所有的词句都进行详细的研究,并且理解能力较差。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学生既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又不能够全面理解阅读理解内容。其二,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字词以及短句,将细节方面作为学习的重点,进而导致学生并没有重视文章整体结构,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以上两种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而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任何一项英语语言的有效应用都离不开英语词汇,并且也只有给予词汇教学充分的重视,积极优化词汇教学,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具备发散式结构的特点,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对于词汇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教学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是对语言输入的检验,最能体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形式之一。目前,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语法错误、逻辑不清、结构混乱等。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常常感到很棘手,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师探究运用。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套用作文模板的情况较多,学生大量地背诵范文,应付考试,这有悖于教育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无法准确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

为了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大胆地创新使用思维导图来改变这些现状。写作教学的思维导图如何制作并运用呢?在运用初期,教师指导性地给出写作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以主题或中心思想为核心,运用思维导图确定写作结构或框架,在此之后,引导学生联想写作可能用到的单词、短语或结构,再根据框架或结构之间的逻辑性,选择逻辑过渡词。通过若干次的指导性训练,教师要逐步让学生根据题目或主题采用思维导图自主训练,达到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写作的目的。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例,健康话题是所有学生熟悉并且关注的话题,如果不用思维导图,感觉很难下手,那就先确定核心(主题),以How to Keep Healthy?为题目,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引出话题、具体描述、总结概括三个步骤确定结构,提示学生联想能够用到的词汇(如breakfast,fruit and vegetables,junk food,Firstly/Secondly/Thirdly/Lastly,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healthy等等),有了主题和框架,写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三、在英语阅读当中的运用
        初中阶段英语阅读也非常重要,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是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内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弱,在英语短文的学习当中,学生很难理清思路,因此无法掌握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做好能够概述出中心思想,以讨论的形式找出文中的中心、关键词。学生在分组之后,根据短文的内容,划分几个层次,根据上述短文,可以将文章分三个部分或者是四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画出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和学生的意见进行补充,小组和小组之间可以交流补充,针对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这样初步完成思维导图。然后评价小组制作的思维导图,在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的评价,言语不必尖锐刻薄,需要积极和客观的评价。对于思维导图成果比较优秀的小组,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形式,不断激励学生,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尝试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提高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都得到了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积极在英语课程中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思维模式,将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各大板块之中,使其发挥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高效率构建英语思维模式。首先,教师对应英语教学内容中每个板块的特性,设计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策略;其次,引导学生按照思维导图中的逻辑,学习英语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最后,引导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以此协助自己顺利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杨仁茂.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20(45):217-218.
[2]田欣.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72-73.
[3]王娜.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0,13(30):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