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上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7期   作者:赵春雨
[导读] 手工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构架之一,其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赵春雨
        长春市双阳区山河中心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613

        摘要:手工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构架之一,其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多元,且可供选用的素材比较宽泛。而泥塑便是其基本形式之一,且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且重要的作用。其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知手工的内涵与魅力,以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而超轻黏土在小学美术手工领域的运用,则可以切实打破传统手工课的诸多缺憾与不足,为学生认知丰富与潜能开掘奠定了基础。同时,与其他手工材料相比,超轻黏土的重量很轻、可塑性很强,且色彩丰富、比较环保,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比较有利。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时,应加强对超轻黏土的应用与渗透,并通过玩法的创新与变革,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自主创新、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利用超轻黏土创造各类自己喜爱的工艺品、好作品中更好提升、发展自己。以通过对超轻黏土优势的发挥,来拓宽小学美术课教学路径,实现对学生手工制作兴趣的培养与美术综合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超轻黏土;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实践;思考
        作为一种常用的手工材料,超轻黏土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而且,对于正处于美术潜质开发期、塑造期的很多小学学生而言,其更喜欢在寓教于乐的丰富体验中参与手工制作,获得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切实拓宽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路径,让学生在自主尝试、深度体验、动手操作、探索感知中获得认知潜能激活与综合素养塑造。教师应以充分利用超轻黏土的方式来落实教学指导,并结合教学需要与学生特性,充分提供可供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超轻黏土与辅助素材,让学生在超轻黏土辅助下的手工操作实践中获得各方面意识、各层面能力的培养。以借助超轻黏土作用的凸显,来提升手工教学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为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塑造与认知发展培养而提供助力。
        一、通过对超轻黏土的借助,来丰富手工课教学的内容
        与其他手工课教学材料相比,超轻黏土普遍具有可塑性强、无毒安全、颜色丰富、无需烘烤等优势。且和橡皮泥等相比,其重量较轻,操作更为简便快捷。可以让学生在尽情发挥想象、尽情进行联想中创作各类手工作品,来实现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认知力的激活。加之很多小学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求知欲、好奇心很强,其更愿意借助天马行空的创造,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美好事物的向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借助超轻黏土的方式来实现对手工课教学内容的延展、丰富,让学生置身于各类色彩鲜活、质地轻柔、易于操作的超轻黏土领域内,进行创造、开展操作、动手实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知,投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创作领域,创作出各类自己喜欢的事物,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手工课中鼓励学生自主畅想心中的天空,用超轻黏土进行创作,以表达自己对天空的喜爱。此时,在孩子们的心中,其所喜欢的天空可能是绿色、粉色、蔚蓝、金黄,甚至于多种颜色的。这些更为自由、欢悦、鲜活的教学视域创设,既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更利于对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用心感知夙愿的释放。


        二、通过对超轻黏土的利用,来突破手工课教学的局限
        实现超轻黏土与其他手工材料的融合,既可以突破材料的局限与制约,又可以切实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使手工课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以超轻黏土为辅助,融合多种其他材料的方式来实施手工课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利用各类生活废旧物品、显著生活素材的方式,来拓宽教学途径,使手工课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以实现对学生各方面意识、能力、素养的塑造与培育。让学会在利用家中的废旧布料、废旧易拉罐、蛋壳等等,结合超轻粘土做出更为多样的造型,以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激活。例如,可以让学生将蛋壳打碎一半,用超轻粘土制作一只破壳的小鸡,安置于蛋壳中来提升手工课教学的生命力与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用超轻粘土来制作人物,并在完成躯体部分制作后,利用家中残余的布料对任务进行装扮、修饰、点缀,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而且,超轻黏土便于携带的优势,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环境的局限,让学生在课外环境、生活场景内自主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为学生认知潜能开掘提供助力。
        三、通过对超轻黏土的依托,来提升手工课教学的效能
        超轻黏土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领域的应用途径比较宽泛,且可以突破造型、形态、认知的定势,打造出更为鲜活生动的事物,以活灵活现的表现形式,来促进课堂效能的提升,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一些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常见事物,打造出不同造型与质感的小物件、小饰品,将自己动手制作的胸针、挂坠、装饰画等作为礼物彼此馈赠,或者粘贴在自己喜欢的书本之中,并在思考与对比分析中感知这些事物的现实功能与制作过程,来促进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又如,还可以设定具体主题,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需要,动手制作、用心体味不同生活物品的特性与价值,并利用超轻黏土进行创作,让学生在同一概念引领下制作不同的事物、物品、摆件等,使一些广受孩子们热棒小项链、小发卡,小耳钉等得到充分展现,以落实对学生各方面意识的激活。达到切实提升课堂效能,全面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将超轻黏土融入小学美术手工教学,对学生创新创造、实践应用、探究分析、想象联想等意识的培养有着显著且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对超轻黏土的应用,则可以为小学美术手工课效能提升提供坚实保证。既利于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又可以使手工课教学的开展更为鲜活生动、科学高效。而且,超轻黏土的玩法也比较多样,其不仅可以应用至课内,还可被应用到课外,并对学生综合素养塑造铺设路径。因此,结合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应加强对超轻黏土优势的借助与功能的彰显,以设定出更为多元、丰富、有效的教学目标与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玩”超轻黏土的过程中更多提升、发展、认知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来强化对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刘春苑.关于超轻粘土在美术手工课堂上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J].作家天地,2020(23):188+190.
        [2]海战梅.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心得[J].新课程(中),2019(07):116.
        [3]毕楠楠.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上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8(09):63+65.
        [4]丁琪. 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